1. 代碼樣例
console.log('\033[42;30m DONE \033[40;32m Compiled successfully in 19987ms\033[0m')
2. 輸出結果
3. 解釋
不難發現樣例中的關鍵的代碼是類似 \033[42;30m
這種格式的,換成大白話的寫法就是 \033[背景色編號;字色編號m
。
背景編號:40黑,41紅,42綠,43黃,44藍,45紫,46深綠,47白色
字色編號:30黑,31紅,32綠,33黃,34藍,35紫,36深綠,37白色
發現規律了沒有?
對照色號我們就可以對上面那段代碼進行解釋:用綠底(42)黑字(30)顯示“DONE”,然后使用黑底(40)綠字(32)顯示余下的信息,最后還原屬性(\033[0m)
還有些比較特殊的標記 (ANSI 控制碼)
\033[0m
關閉所有屬性\033[1m
設置高亮度\033[4m
下划線\033[5m
閃爍\033[7m
反顯\033[8m
消隱\033[nA
光標上移n行\033[nB
光標下移n行\033[nC
光標右移n列\033[nD
光標左移n列\033[y;xH
設置光標位置(y列x行)\033[2J
清屏\033[K
清除從光標到行尾的內容
轉載:https://www.jianshu.com/p/cca3e72c3ba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