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簡介
在使用jmeter自動錄制腳本時會產生很多無用的請求,所以推薦使用badboy錄制腳本之后保存為jmx文件,在jmeter中打開使用。因此宏哥在這里介紹一下Badboy這款工具,本來打算不做介紹了,原因是因為這款工具已經不在維護和更新了,但是考慮到有些童鞋們不能手擼測試腳本,所以宏哥還是抽點時間來介紹這一款風靡一時的錄制工具。
2.badboy簡介
Badboy監控internet explorer的活動,提供錄制/回放功能. 錄制功能:badboy窗口的頂部顯示當前是否處於錄制狀態,如果點擊play按鈕,badboy自動關閉錄制功能,等到play結束后,可以點擊recording按鈕,繼續錄制腳本.
注意:必須等到上一步的request處理完畢后,才能點擊發送下一個request,否則下一個request會作為第一個request的子frame.
1.輕量級的免費測試工具;
2.可以功能測試,主要還是性能測試;
3.可以單獨進行簡單任務的壓力測試,也可以作為Jmeter腳本開發工具。 主要是測試人員使用。也有少量功能支持開發人員調試、自測使用。
3.下載
1. 官網地址http://www.badboy.com.au/ 以前是可以訪問的,宏哥最近試了一下,不能訪問了,可能是因為不更新維護的原因吧,因此宏哥提供了一個安裝包,你可以自己下載安裝一下,如下:
badboy安裝包:鏈接: https://pan.baidu.com/s/1Ae3tLuP3q7301SzyXDGw2A 提取碼: jcg5
2. 下載后安裝(傻瓜式安裝,宏哥在這里就不贅述了)
3. 點擊安裝好的badboy的圖標,你將看到Badboy的IDE界面,下圖是宏哥對界面進行的簡單注解,其中包括Badboy官網的一個介紹截圖
4.這個是宏哥對其進行的一個詳細的介紹,如下圖所示:
4.界面及功能總述
4.1菜單欄
1.File: 包括常用的打開腳本,新建腳本,導出腳本,保存腳本等功能
2.Edit: 點擊Edit menu下的Search/Replace將在面板中彈出如下界面,幫助我們在腳本中選擇和替換功能。點擊X 關閉窗口。當然我們也可以使用F3快捷鍵彈出此界面
3.View: 點擊和再次點擊,改變展示和隱藏視圖區域,其中Report 功能還有3種定制供用戶選擇,這部分將來的課程會講解
4.Tools: 中的功能較多,比如我們可以配置數據源自動化的填充數據到測試的系統上,特別是某些測試點值不能唯一時,從數據源讀取是很普遍的方法,QTP就能便捷讀取Excel的數據
5.Preferences: 我們可以在General Tab下改變系統設置 。比如:默認配置下,點擊右側箭頭請求時自動觸發錄制,如果想取消此配置,可以去掉勾選,如下。
6. Help:
其中點擊Content可以幫忙文檔,我的系列文章也是基於Badboy的幫助文檔進行整理和依據
4.2Tools bar:部分工具介紹
1.創建測試組,測試單元,步驟
2.錄制模式: Request 和 Navigation 兩種
3.運行腳本:我們也習慣稱跑腳本
4.其他:打開,保持,捕捉截圖,創建變量,定時等
4.3 瀏覽器地址欄
由於Badboy錄制區域是右半部分的內容區,因此網站的起點應該在地址欄啟動
4.4 腳本樹
宏哥在使用早期的Badboy低版本中,只有Step的級別,在后來的不斷更新和迭代中,Badboy在后來的幾個版本中開始引入Suite和test的概念,這樣做的好處是更明顯的體現腳本的層級,測試人員一目了然,后邊維護人也好接手。這里將以測試博客園的的發表隨筆功能為例進行后續的所有課程的情景學習。接觸過測試的童鞋們或者小伙伴們都應該理解,如果我們測試博客園,發表隨筆功能只是其中一個模塊的一個功能,博客園還有很多其他的功能,如下我列舉了的簡單功能列表和測試思路:
層級說明:如果我們都以Step為匯總所有的測試步驟,只是使用Step name或ID區分還是不容易理解和尋找,現在,我們可以將一級功能定位為Suite級別,將Test定位為測試點,Step層是測試的不同場景。當然,Badboy也沒有明確規定必須使用多個Suites或Tests,只是默認增加一個Test時會自動增加下級Step,並且Test在一個樹狀層級上,如下圖所示:
宏哥按照上班的介紹做一個發布隨筆的層級,如下圖所示:
增加:除了點擊上邊的圖標,還可以這樣:右擊選擇Add
重命名:雙擊名稱后,將彈出對話框,可以輸入新名稱及描述,點擊Ok,保存操作
刪除:右擊選擇Delete
Template模板:右擊選擇Save as Template,使用模板可以有效的體現腳本重用的理念,例如,我們可以將有2個輸入項無驗證碼的登錄腳本保持為模板,當有其他網站也是這樣的登錄方式時,可以直接引入,無需再次錄制。
5.小結
好了,今天就是對這款工具有一個大致的了解會用就可以了,如果想深入學習,可以查看一下英文版的使用手冊,介紹的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