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性測試,性能測試,壓力測試


  穩定性測試法、壓力測試法和性能測試法是存在一定關系的,這個關系紐帶就是產品規格。

 

  產品規格:產品承諾的能夠處理的最大容量或能力。例如,系統最多支持100個用戶並發登錄、系統最多支持建立100條安全策略就是產品規格。 

 

  我個人直白的理解就是:

  穩定性測試,是在低於產品規格時,對產品進行多次或並發的測試,也就是我們通常情況下的測試,比如說,多次,反復,並發的,對一個功能來來回回的測試,還有異常情況的測試,還有把這些情況組合在一起各種測。

  性能測試,是在接近,靠近,再或者和產品規格一致時的測試。

  壓力測試,是在偶爾高於產品規格時的測試,比如說啊,現在雙十一快到了,雙十一零點的時候,付款功能,就類似於壓測(偷笑),偶爾的高於產品規格,淘寶也沒爆,大家還是可以該逛逛,該加購物車加購物車,該看直播看直播(斜眼笑)

 

  以下是摘自《測試架構師修煉之道》,他是這么描述的:

  • 性能測試的目的就是測試產品真實規格是否和說明書中承諾的需求規格一致。顯然,最后我們實測出來的性能值,就是系統真正能夠處理的最大容量或者能力。
  • 穩定性測試是在低於性能值的前提下測試的。事實上,用戶在使用系統時,也不會時時刻刻讓系統在極限的狀態運行,在測試時,我們可以控制測試中的負載量,使其和用戶的實際使用情況盡量接近,使得測試能夠更為准確,更有價值。
  • 壓力測試是在高於性能值的前提下進行測試的。雖然測試時負載超過了系統能夠處理的最大能力,但並不等於在這種情況下系統的功能都會失效,我們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分析系統的表現是否合理。例如,系統最多支持100個用戶並發登錄,但此時有110個用戶同時發起了登錄的操作,那么系統應該保證這110個用戶中有100個用戶能夠正常登錄,有10個用戶不能登錄才合理,而不是所有用戶都不能登錄。

 

 

 

  上面這個圖是針對壓力測試的負載舉例。壓力測試的必要性在於,業務的突發現象,用戶的業務負載並不是平均的,可能在極短時間里,出現超過負載的情況,但是平均下來,卻沒有超過規格。已上圖為例,假設說周期是五分鍾,在一個周期里,前4分鍾都是一個通常使用的產品規格,突然的第5分鍾,它就大於產品規格了。整個產品是否能正常進行,爆不爆,癱不癱。

 

 

 

  也有這樣的,這種又叫恢復測試法。持續超過規格的負載進行測試,再將負載降到規格以內的測試方法。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