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轉換鏡像文件格式
1,首先要自行准備OpenWrt的鏡像文件,一般是gz結尾的壓縮包,至於解壓里面哪個鏡像,就看你Esxi虛擬機內的引導設置是BIOS還是EFI,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對應鏡像解壓。(建議使用BIOS啟動)
2,最終得到IMG實際鏡像文件
3,因為要用到Esxi內,所以IMG鏡像還要轉換成 虛擬化硬盤文件,用於轉換的工具是"StarWind V2V Converter",下載鏈接 https://cloud.189.cn/t/ERJ3iqArqe22
3.1,打開軟件之后選擇如圖,下一步
3.2,選擇之前解壓出的IMG鏡像文件
3.3,選擇目標鏡像格式,這里選擇 ESX server image
3.4,下一步
3.5,選擇保持位置,這里默認
3.6,轉換完成
4,得到以下兩個文件
二、Esxi內創建虛擬機
1,登錄ESXI新建虛擬機,名稱可任意填寫,客戶機操作系統選擇“Linux”,客戶機操作系統版本選擇“其他4.x或更高版本的Linux(64位)”。
2, 將系統默認生成的硬盤刪除,CD/DVD也用不到可以刪除,修改USB類型
3,該軟路由只有2個網口,其中一個網口我開啟了直通,因此在這里還需要對內存啟用"預留所有客戶機內存"
4,然后添加已經直通的網卡,添加新設備——選擇”PCI設備“,就能自動跳出直通的網卡
5, 在”虛擬機選項“內,將引導改為"BIOS"
6,右擊剛才新建的虛擬機,選擇編輯虛擬機設置,添加硬盤——選擇”現有硬盤“
7,點擊ESXI左側的存儲,找到虛擬機的目錄,在該目錄內上傳之前轉換好的2個VMDK文件,上傳后會識別為一個文件。再選中確認。(需要全部上傳,否則將無法完全構建鏡像。)
8,保存虛擬機設置,開啟虛擬機電源。
三、修改OpenWRT & LEDE IP地址
1,打開虛擬機的web控制台
2,用以下命令修改網絡配置文件
vi /etc/config/network
3,修改自定義的IP和掩碼信息即可,記得 :wq保存
4,reboot重啟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