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IoT)
物聯網(英文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是通過各種傳感器、射頻識別(RFID)設備、定位系統、紅外感應器、激光掃描器等各種裝置,實時采集聲、光、熱、電、力學、化學、生物、位置等各種信息,通過各種類型網絡連接,實現的物與物、物與機(一組物或是一個數據中心)、物與人的泛在連接。
物聯網是對物體信息的智能化感知、識別、傳輸和控制。物聯網基於互聯網及其它所有可用網絡承載和傳輸信息,它讓所有具有獨立地址的普通物理對象形成全聯通的網絡。正是因為萬物皆有地址、萬物互聯,所以物聯網時代IPv4是完全不可以承載的,這也是IPv6正在興起並會最終替代IPv4的根本動力。
物聯網是現有互聯網概念的延伸和擴展,將各種信息傳感設備、物聯網專用連接網絡、互聯網結合起來而形成的一個巨大網絡,實現人、機、物的實時互聯互通。
物聯網是新一代信息技術(IT)的重要組成部分,物聯網的連接被稱為泛互聯,這有兩層含義:
1、物聯網的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延伸和擴展的更大的網絡。
2、在傳統互聯網主要連接人與人、人與機(主機、數據中心)的基礎上,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在任何物與物之間進行信息傳輸。
物聯網基本特征
從通信的對象和過程看,物與物、人與物之間的信息交互是物聯網的核心。物聯網的基本特征有三個:整體感知、可靠傳輸和智能處理。
一、整體感知:利用射頻識別、二維碼、智能傳感器等感知設備感知獲取物體的各類信息。
二、可靠傳輸:通過互聯網及其它無線網絡,實現信息實時、准確、安全的傳送。
三、智能處理:這是物聯網基本和最強大的特征。使用各種智能技術、協議,對感知和傳送的數據、信息進行自主處理,實現監測、控制、獲取信息的智能化。
1、信息獲取(采集)。主要是指對事物屬性狀態及其變化方式的感知,並把所感受到的事物進行狀態識別,並用一定方式表示出來。
2、信息傳送(通信)。主要是信息的發送、傳輸、接收,把獲取並識別出的信息從物聯網上的一點傳送到另一點。
3、信息處理。是指對物聯網產生的信息進行加工處理。
4、信息作用(施效)。指信息產生效用的過程,主要有二種表現形式,一是調節對象事物的狀態或變換方式,二是通過大數據產生更高層次的增值應用。
關鍵概念與技術
RFID射頻識別技術。標簽無處不在,物體也要有身份證,才可以在物聯網中被識別和定位,RFID射頻識別就是讀取、識別物體身份的一項技術。
雲計算、雲服務。物流網產生的信息,除了直接對物體產生調節或變換的指令之外,更海量的信息則進入大數據處理,通過雲計算、雲服務實現更多應用。
M2M(Machine to Machine)其實不只是機器與機器的交互,而是人與機器、機器與機器、網絡與機器之間的連接與通信。
M2M應用遍及電力、交通、工業控制、零售及支付、公共事業管理、醫療、水利等多個行業,對於車輛控制、安全監測、零售交易、機械維修、公共交通等,都離不開M2M。
M2M不是簡單的數據在機器和機器之間的傳輸,而是機器和人、網絡之間智能化、交互式的通信。這是物聯網的核心,不需要人實時發出指令,機器就會根據既定規則及程序主動進行通信、智能化識別、對相關設備發出指令。看起來機器也有了"智慧"。
M2M主要技術
1、M2M硬件
2、5G、光纖等廣域網
3、傳感器網絡
4、Wifi、光纖等局域網
5、中間件
6、應用
強大的物聯網可以發揮的巨大價值
人工智能。本文不展開人工智能(AI)概念,但是人工智能最重要的基礎就是IoT,IoT貫穿着人工智能端到端的幾乎所有環節。
智慧工廠。智慧工廠就是IoT最典型的應用場景,海量的各種類型的連接標的、各種復雜的M2M場景,特別是智慧工廠是多層次的、高度智能的IoT架構,當然還有AI的加持,從而可以實現根據一個理論的設計成果生產出具體的產品。
智慧交通。車與人,車與車,車與道路,車、人、路與交通指揮控制中心構成一個強大的IoT,在這個IoT中,通過AI實現智能交通指揮、無人駕駛等。
智能家居。一個家庭是一個小的IoT場景,這其中連接着家電、家居設備,人,對外則連接着社區、物業、城市、環境。
智慧城市、公共安全。遍布一個城市的攝像頭、無線通信基站、環境監測傳感器、安全裝備、交通裝備、水電暖氣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