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ux-thunk使用教程


背景

    Redux store 僅支持同步數據流。使用 thunk 等中間件可以幫助在 Redux 應用中實現異步性。可以將 thunk 看做 store 的 dispatch() 方法的封裝器;我們可以使用 thunk action creator 派遣函數或 Promise,而不是返回 action 對象。

     Redux的核心概念其實很簡單:將需要修改的state都存入到store里,發起一個action用來描述發生了什么,用reducers描述action如何改變state tree 。創建store的時候需要傳入reducer,真正能改變store中數據的是store.dispatch API。

 

概念

dispatch一個action之后,到達reducer之前,進行一些額外的操作,就需要用到middleware。你可以利用 Redux middleware 來進行日志記錄、創建崩潰報告、調用異步接口或者路由等等。
換言之,中間件都是對store.dispatch()的增強

中間件的用法

import { applyMiddleware, createStore } from 'redux'; import thunk from 'redux-thunk';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reducers, applyMiddleware(thunk) ); 

直接將thunk中間件引入,放在applyMiddleware方法之中,傳入createStore方法,就完成了store.dispatch()的功能增強。即可以在reducer中進行一些異步的操作。


applyMiddleware()


其實applyMiddleware就是Redux的一個原生方法,將所有中間件組成一個數組,依次執行。
中間件多了可以當做參數依次傳進去

const store = createStore( reducers, applyMiddleware(thunk, logger) ); 

 

redux-thunk


分析redux-thunk的源碼node_modules/redux-thunk/src/index.js

function createThunkMiddleware(extraArgument) { return ({ dispatch, getState }) => next => action => {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 getState, extraArgument); }//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前端大神之路” return next(action); };//面向1-3年前端人員 } //幫助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思維能力 const thunk = createThunkMiddleware(); thunk.withExtraArgument = createThunkMiddleware; export default thunk; 

redux-thunk中間件export default的就是createThunkMiddleware()過的thunk,再看createThunkMiddleware這個函數,返回的是一個柯里化過的函數。我們再翻譯成ES5的代碼容易看一點,

function createThunkMiddleware(extraArgument) { return function({ dispatch, getState }) { return function(next){ return function(action){ if (typeof action === 'function') { return action(dispatch, getState, extraArgument); } return next(action); };//歡迎加入全棧開發交流圈一起學習交流:864305860 }//面向1-3年前端人員 }//幫助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思維能力 } 

可以看出來redux-thunk最重要的思想,就是可以接受一個返回函數的action creator。如果這個action creator 返回的是一個函數,就執行它,如果不是,就按照原來的next(action)執行。
正因為這個action creator可以返回一個函數,那么就可以在這個函數中執行一些異步的操作。
例如:

export function addCount() { return {type: ADD_COUNT} } export function addCountAsync() { return dispatch => { setTimeout( () => { dispatch(addCount()) },2000) }//歡迎加入全棧開發交流圈一起學習交流:864305860 }//面向1-3年前端人員 //幫助突破技術瓶頸,提升思維能力 

addCountAsync函數就返回了一個函數,將dispatch作為函數的第一個參數傳遞進去,在函數內進行異步操作就可以了。


 

文章就分享到這,歡迎關注“前端大神之路”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