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一起看一下REF框架的整個流程圖

可以看到整個框架一共分成4個部分
初始化
獲取數據
處理數據
結束流程
下面再來看看每個部分之間的線是怎么回事?

大家看到上面的這張圖,應該就一目了然了吧。這個流程中的每一塊,每一條線都要記住他們,理論考試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題目。
可以從這個REF框架中發現它的好處吧,
從初始化開始,如果失敗,直接結束流程。
如果成功則會進入正常的處理流程,每次處理完一條數據,還可以循環進行下一條數據的處理,出現異常還可以根據異常來決定重復執行。
處理數據出現系統異常時,還可以重新初始化。
接下來,我們先看看初始化,要讀懂這一步,需要把Try Catch這個重要的部分弄懂就差不多了,下面紅色的框是主要的部分

下面我們把Try里面的內容展開,這里面包含3個模塊
一個Assign,定義系統錯誤。
判斷是否是第一次運行,如果是則讀取Config是空,則進行初始化所有設定。
初始化應用程序。這里通常是我們自己的系統,比如網頁。

總結一下,就是在這里把相關的參數和系統運行的環境准備好。接下來,我們來看看Catch部分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里我們定義了一個Exception類型的變量SystemError,當系統發生異常時,就會把異常保存到exception中,
接着往下看,SystemError這個變量就是用來控制初始化時的兩條線

圖片發自簡書App
初始化成功,則進行獲取數據。
初始化失敗,則結束流程。
出處:
作者:houzy
鏈接:https://www.jianshu.com/p/28c8f113bf7c
來源:簡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