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線投屏說明
請注意,這篇博客更新於2020年08月03日,無法保證在此日期之后本文提及的鏈接或軟件依然可用。
記得在某一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似乎是2014年的第一屆)上,雷軍說過,也許未來這個世界到處都是屏幕,而手機是人隨身的電腦,“所有想看的東西會自動映射到離你最近的屏幕上“。
幾年過去,錘子的TNT曾飽受關注,華為的多屏協同更是引人注目。然而在5G完善前,這些功能的實現,都離不開投屏,也就是以手機為計算中心,畫面實時投射到大屏幕的顯示器或者電視機上,以獲得更好的觀感。
有線投屏固然是一個選擇,但對於PMD設備來說,畢竟不是所有的Android設備的Type-C口都支持視頻信號傳輸,iOS設備一般也需要動輒數百元的Lighting轉HDMI轉換器才能支持。
無線投屏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果延遲足夠低的話。對於視頻觀看、幻燈片放映之類的輕功能而言,無線投屏的使用體驗已經比較令人滿意了。更令人欣喜的是,Android設備隨着系統版本升級幾乎也都有了“屏幕投射”“投屏”的功能,iOS設備更是早已有了相對完善的“屏幕鏡像”。
可以說,投屏的發射端幾乎都做好了准備,接收端卻有些滯后。iOS設備想要無線投屏,可能不得不買一個國內難以買到的Apple TV電視盒子;Android設備想要無線投屏,也需要智能電視或智能盒子有支持(但往往由於成本原因,即便支持無線投屏也都比較卡頓,體驗一般)。
你當然也可以去電商平台買一個專門的無線投屏器,一定程度上均衡了成本與體驗。不過如果你願意折騰折騰,你也可以根據本文接下來的教程用樹莓派4B自己做一個功能類似的無線投屏器。
投屏協議及支持軟件
設備不同,需要的投屏協議也不一樣。一般來說,Windows電腦和Android手機、平板會使用Miracast協議,而macOS電腦和iOS手機、平板會使用AirPlay協議。你可以根據需要二選一,當然也可以兩個都選,以同時支持Miracast協議和AirPlay協議。
(2020年07月)這里選取的lazycast及RPiPlay均在Raspberry Pi 4B上測試成功,可以正常使用。
Miracast協議(Windows & Android設備)
我們使用lazycast來實現Miracast協議。lazycast的GitHub地址是:
lazycast: A Simple Wireless Display Receiver(GitHub)
我在碼雲Gitee拷貝了一份,如果GitHub訪問過慢,你可以通過碼雲Gitee地址訪問:
lazycast:一個簡單的無線顯示接收器(Gitee)
lazycast的作者已經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文檔,包括軟件的安裝與使用,你可以直接參考。
如果使用上遇到問題,可以留言。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會基於原作者的說明文檔給出一份更詳盡的中文說明文檔。
AirPlay協議(macOS & iOS設備)
我們使用RPiPlay來實現AirPlay協議。RPiPlay的GitHub地址是:
lazycast: An open-source implementation of an AirPlay mirroring server for the Raspberry Pi(GitHub)
我在碼雲Gitee拷貝了一份,如果GitHub訪問過慢,你可以通過碼雲Gitee地址訪問:
RPiPlay:基於樹莓派的AirPlay鏡像服務器的開源實現(Gitee)
RPiPlay的作者已經給出了比較詳細的說明文檔,包括軟件的安裝與使用,你可以直接參考。
如果使用上遇到問題,可以留言。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會基於原作者的說明文檔給出一份更詳盡的中文說明文檔。
無線投屏控制
(待填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