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使用的Linux編譯/安裝命令,有必要了解一下原理了。

step1 ./configure 配置與編譯前檢查
通常由軟件開發商編寫一個檢測程序(configure或config)來檢測用戶的操作環境,以及該操作環境是否有軟件安裝時所需的其它功能
該檢測程序檢測完畢后,就會主動地創建Makefile的規則文件
有一些軟件還可加上 –with、–enable、–without、–disable等參數對編譯加以控制,可通過./configure –help 查看說明幫助
1.1 檢測
- 是否有合適的編譯器可以編譯本軟件的程序代碼
- 是否已經存在本軟件所需要的函數庫,或其它需要的依賴軟件
- 操作系統平台是否適合本軟件,包括:Linux的內核版本
- 內核的頭文件(header include)是否存在(驅動程序必須要的檢測)
1.2 生成Makefile文件
(makefile文件記錄了源碼如何編譯的詳盡信息)
step2 make 編譯
查找Makefile文件。
根據Makefile文件,調用源代碼、函數庫、編譯器;編譯源代碼、連接、生成目標文件、可執行文件
step3 make install 安裝
將編譯成功的可執行文件、第三方依賴包和文檔 安裝(復制) 到 最終目錄(Eg: /usr/local/nginx/sbin/...)
延申: 關於卸載
思路可參考本文: Linux ./configure && make && make install 編譯安裝和卸載 - 博客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