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分區方案
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只需要分兩個區:/
和交換分區,日常使用基本不會有任何影響,甚至於交換分區對於現在的電腦來說都不是必要的,我們完全可以只分配一個根分區。linux只需要一個/根分區就可以正常運行。
常用分區方案
以使用 100G 空間 安裝 linux 為例,各目錄含義,請參考文章結尾附錄。
目錄類型 | 掛載點 | 分區格式 | 大小 |
---|---|---|---|
根目錄 | / | ext4 | 20-40G |
家目錄 | /home | ext4 | 剩余所有空間 |
交換分區 | swap | 無 | 2G |
注意: 交換分區 無掛載點 分區格式選擇交換分區(swap)
最大不建議超過真實內存大小,除非內存小於2G,你的內存大於4G,推薦2G即可,沒必要有些人推薦的與內存相當。
DIY 分區方案
更高級的分區,我們就要了解一下自己電腦的使用場景。
- Linux的整體目錄就是一個樹狀結構,根據文章結尾的附錄一,我們會知道/分區下的各個目錄存放的內容都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的內容變化速度也會不一樣。
- 了解了這些,試想一個場景,如果我們只分配一個/分區,內容增加速度快的目錄,比如個人桌面系統的/home,服務器的/var目錄可能會迅速占領大部分的存儲容量,以至於當存儲容量用盡時出現電腦無法開機的現象。
- 為了避免出現這樣的情形,我們可以給電腦分區,然后將分區‘掛載’到根分區的指定目錄,限制目錄的大小,同時保護一些重要目錄,比如/boot,這樣,即便目錄某個目錄擴張很快,最終也只會占用我們分配的大小,不會影響到電腦的正常運行。所以第二種方法里,我們把/boot和/home單獨分了出來,避免/分區的內容擴張影響到系統啟動,同時,分配/home分區可以在電腦系統崩潰,重裝系統時避免個人文件丟失,直接將分區掛載上去,個人的數據就不會丟失。
- 但是有的時候,我們要安裝Linux是給服務器安裝的,這時 /home 就不應該分配這么多空間了,因為對於個人電腦桌面系統,我們可能需要安裝很多的軟件、文件和視頻音樂等,會導致/home目錄變得十分臃腫,而其他目錄相對來說比較小。不過對於服務器來說,更占用存儲的地方可能集中在了/var目錄,比如日志文件,比如web服務器的根目錄,一般都在/var目錄中,這時,我們就應該給/var目錄分配更多的空間,保證服務器的正常運行。當然,如果你的服務器目錄結構是自己組織的,你就要按照你自己電腦的情況來分析你的電腦該如何來選擇分區。
附錄
目錄名 | 簡介 |
---|---|
swap | 類似於windows的虛擬內存文件 |
/ | 根目錄,根目錄下最好只有目錄,文件放在目錄下,不要放在根目錄中。 |
/boot | 包括操作系統的內核和啟動過程需要用的文件 |
/root | 超級管理員的家目錄 |
/home | 家目錄,用來存放用戶文件 |
/etc | 大部分的配置文件默認都放在這里 |
/dev | Linux系統中,所有的硬件都以文件的形式放在這個目錄中 |
/lost+found | 突然停電或者非正常關機,存放臨時文件 |
/sbin | 管理員才能運行的一些程序 |
/opt | 存儲第三方軟件的目錄 |
/proc | 存儲進程相關的信息,用於方便的訪問進程信息,偽文件系統,所有的內容都存儲在內存中 |
/mnt | 一般我們將手動掛載的分區放在這里(例如新加一款硬盤,可以掛載在這里) |
/media | 系統自動掛載的分區放在這里 |
/lib | 用於存放庫文件 |
/usr | |
/usr/lib | 同/lib |
/usr/sbin | 同/sbin |
/usr/local/bin | 系統實用程序 |
/usr/local/sbin | 同/sbin |
/usr/local/lib | 同/li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