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很多人說起4K元年一詞,有人說2013年是4K元年,有人說2014年是4K元年,說法不一。其實元年這個詞並沒有什么官方定義,只是大家約定成俗,也說明4K技術成熟,面臨爆發並引領潮流。尤其是2014年,無論是大型國際展會還是國內大電器商城,4K電視都表現得相當的火熱和活躍。
為推動4K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由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院(CESI)和中國電子商會牽頭的4K認證已經順利完成,首批通過認證的有13家企業和35個型號產品。消費者在購買時認准4K認證標志,即可放心購買4K電視。
講了這么多,那什么是4K呢?
什么是4K?
4K僅是一個分辨率的尺寸
4K相對於分辨率1960×1080“高清”(大約2K×1K的分辨率,簡稱2K,又稱1080P)而言,人們通常所說的 4K 是指分辨率為3840 x 2160 像素(大約4K×2K的分辨率,簡稱4K),另外電影尺寸略有不同,電影2K為2048×1080像素,電影4K為 4096×2160像素。
以4K電影的尺寸來說明1K, 2K, 4K的關系
4K與1080P,720P屏幕對比關系
美國消費電子協會(CEA)2012年宣布,4K被正式命名為“超高清”(Ultra High-Definition),簡稱Ultra HD或UHD,同年國際電信聯盟證實4K電視(分辨率為3840 x 2160)和8K電視(分辨率為7680 x 4320)均為UHD TV。
4K顯示顯示效果對比
4K與1080P顯示細節對比
4K電視一定是分辨率3840 x 2160,但分辨率3840 x 2160的電視不一定是4K電視。4K分辨率只是4K電視的顯示屬性。
同樣,國家的4K電視認證也不僅僅對電視分辨率的認證,它包括了功能、圖像顯示格式、接口、性能等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性能要求包括清晰度、亮度、亮度均勻性、對比度、色域覆蓋率、亮度視角、色度視角等項目,均為影響超高清圖像效果的重要項目。
除了4K認證外,消費者怎么挑選一個適合自己消費水平的4K電視呢?以下是4K結合長期對4K電視調研總結出的一些經驗,可作為消費者的一個參考。
如何選購4K電視
首先4K電視是電視
去電器商城買電視,一般導購會問到是買傳統電視還是網絡電視,還是4K電視?如果按時間划定的話我們可以定義傳統電視為電視1.0,網絡電視(包括網絡智能電視,下文同)為電視2.0,那么4K電視可以定為電視3.0,可以說電視迭代升級都離不開原來電視的基礎。
4K電視首先是電視,而且還是網絡電視。
那消費者要挑選4K電視,首先要知道如何挑選一個好的傳統電視,進一步要知道如何挑選一個好的網絡電視,這個就相對消費者的體驗就不陌生了。比如電視硬件參數,軟件系統以及電視遙控操作體驗等方面,綜合起來消費者就能挑選到心儀的電視。
市場總是這樣,普通電視和網絡電視的價格差別是非常大的,好的上萬或是幾萬,便宜也不過幾千元而已,這也難怪4K電視的價格差別也非常明顯。建議消費者要結合自己的消費水平來挑選電視,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如何挑選好的傳統電視和網絡電視不是本文的重點,但是好的4K電視,首要條件必須是好的網絡電視。在4K影視和4K電視頻道等4K資源匱乏的情況下,可以這么說4K電視的網絡功能可以說是最常用的,所以說好的4K電視必須是好的網絡電視。此外,目前4K電視往往定位超高端市場,除了畫質之外,音質的體驗也一定不能差。
其次4K電視是4K顯示
4K電視一定支持4K顯示,但是支持4K顯示不一定是4K電視,比如4K顯示器
為了既能達到身臨其境的目的又有效保護視力,一般來說不同尺寸電視的觀賞距離是不一樣的如32寸2.3米、42寸3.0米、55寸4.0米等詳見下圖。這樣就又應運而生了一個適宜人眼的電視屏幕細膩程度的識別參數,這個數值是40PPI,意味着如果電視屏幕PPI不足40,人眼就會感覺到屏幕效果的降低,而如果PPI超過40,在人眼里看來就是沒有差異的。
對於1080P分辨率的電視來說,32寸PPI為69,40寸PPI為55,55寸PPI則為40,而如果從屏幕尺寸的角度來比較,對於同樣是55寸的電視來說,4K電視PPI是80,1080P電視PPI是40,而720p電視PPI為27,這也就意味着55寸的1080P全高清電視是一個臨界點,如果屏幕尺寸大於55寸,選擇4K才能有更好的效果,否則人眼就能看出差異,如果屏幕尺寸小於55寸,配備4K面板就是浪費,在最適宜的觀看距離根本看不出和1080P電視在畫面上的差異。
可以說55寸電視為4K電視的最優起步尺寸。目前市場上很多小尺寸的電視,可以說近距離(不是在最優觀看距離)看4K是有一些畫質提升效果,但是效果不是特別明顯。
再者4K電視需要過渡技術
目前4K影視和4K電視頻道等4K資源匱乏,4K電視如何兼容我們目前的電視頻道和影視資源,這就非常需要一個漸進的過渡技術(即的2K轉4K的畫面提升技術,又稱圖像處理引擎技術),而且兼容當下電視頻道會是個很漫長的時間。
4K電視過渡技術的強弱是4K電視好壞的重要環節
可以說一個4K電視的好壞其2K轉4K技術是非常重要的。起碼編者我是這么認為,我無法想象如果我買了4K電視回家如何觀看現在主流的720分辨率的電視頻道,那絕對是個非常糟糕的體驗。大家可以想象下,電視頻道被放大4倍后模糊和鋸齒感非常明顯,花高價買罪受的體驗要不得。
4K過渡技術,就是對於清晰度低於4K的視頻可以進行圖像增強。在處理不同清晰度的視頻源的時候,通常會經過信號分析、降噪、升級及細節增強四個步驟,這樣無論視頻源是4K級別還是低於4K,都能獲得較好的呈現。
4K過渡技術好壞完全取決於廠商的軟件技術水平和4K電視的硬件計算能力。目前對用戶感知的最基本的軟件如ANDROID 4.2系統及以上(支持4K),硬件四核CPU及以上(超強計算能力)。
總結以下軟硬件需求:
- 支持Android 4.2 以上
- 支持四核CPU及以上
2K轉4K技術真有這么厲害么,實際上很多電器城導購都會告訴你,基本沒用。實在是將720P提升到1080P都不可能實現,想象看如何將小圖片通過軟件自動變成大圖片,PS都不一定能搞定,何況是通過軟件來的自動填補的技術。
合格的4K電視一定要同時具備優秀的4K顯示和4K過渡技術,這樣才能真正實現4K級的顯示效果,對於4K視頻可以完美呈現。目前大部分的4K電視是具備這兩點。
甚者4K電視解碼能力
4K電視不一定支持4K解碼
在闡述這個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個4K影片容量大小,現在藍光光盤基本已經達到1080P 影片的存儲極限,而4K電影的尺寸是1080P的四倍,其容量高達100G甚至更高,目前現有的介質似乎都很難實現4K電影的存儲。可以想象,一個4K電影就這么大容量,那長時間的4K的電視信號源的容量更是龐大,這些都對4K的傳輸和解碼能力要求非常高。
目前市面上有極少一部分4K電視具有獨立的4K解碼能力。
怎么講呢,就是能獨立播放U盤里面的4K電影(USB端口必須是USB3.0的高速傳輸才能保證4K視頻播放流暢),就是能獨立播放網絡4K視頻(寬帶必須真正達20M以上才能保證播放流暢,即電視是需要支持802.11ac的)。其他不支持4K解碼的4K電視都不能獨立播放4K資源,但是未來可以通過外置設備來完成播放,如4K解碼器或4K機頂盒、PS4游戲機等,這就要求4K電視必須具有HDMI 1.4 以上的接口才能保證播放流暢。
總結一下硬件需求:
- USB3.0 端口
- HDMI 1.4及以上
- 支持802.11ac
廠商為什么不支持4K解碼,其實有很多原因,后期將會推出相關報道。
家庭4K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4K電視發展迅速,然而在4K片源、4K存儲介質等方面的相對滯后,尤其是國內在4K傳輸網絡方面的落后,編者認為要真正在家庭實現4K電視娛樂需要一段很長的時間。
推薦內容:
【視頻】絕對是個很普及電視盲的視頻,很客觀的一個視頻!買4K買電視,看看這個吧!
https://www.4k123.com/thread-3078-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