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自:
https://www.cnblogs.com/rongyupan/p/13126840.html
寫的很清晰,自己根據這個方法在Ubuntu18.04上制作了centos7的啟動盤,沒發現問題。
如何在Linux-mint環境下,制作其他Linux發行版的UEFI啟動盤,以及Windows10的UEFI模式啟動盤。
對於U盤的操作,可以使用命令行的方式,比如sudo fdisk /dev/sdc
這樣的命令,對於U盤進行設置;
為了直觀,也可以使用Gparted
這個工具,Ubuntu已自帶,其他Debian系安裝方式:sudo apt install gparted
制作其他Linux發行版的啟動盤
這個比較容易解決,因為Linux的ISO鏡像都包含了啟動盤所需的引導文件。操作如下:
命令行方式
這個方式比較簡單,命令如下:
# 查看盤符等信息 sudo fdisk -l # 假設U盤對應的盤符為 /dev/sdc # 先卸載U盤 # 加*是因為:U盤存在多個分區,比如sdc1, sdc2 sudo umount /dev/sdc* # 格式U盤為FAT格式 # 常見Linux的ISO文件沒有超過的4G的,所以可以選擇FAT格式。 # -I:如果U盤存在多個分區,就需要這個參數強行抹除,不加這個參數會失敗; sudo mkfs.vfat /dev/sdc -I # 直接寫入鏡像 # 上一步使用了-I參數,U盤上已經沒有任何分區了,所以of=/dev/sdc,沒有數字 # status=progress可以顯示進度 sudo dd if=xx.iso of=/dev/sdc bs=4M status=progress
參考鏈接:https://blog.csdn.net/zeli1511/article/details/79019823
Gparted方式
打開gparted,找到U盤,比如這里U盤為/dev/sdc
;
先卸載,然后刪除所有內容;
新建分區表,格式為GPT;
之后保存操作即可,不需要建立新的分區。
然后使用上面那條dd
命令寫入鏡像即可。
制作Windows10啟動盤
這個比較麻煩。平時我們在Windows下使用鏡像制作工具,比如Rufus,制作Windows啟動盤時,這些工具軟件自帶Windows10進行UEFI引導用的文件,並且在制作鏡像的過程中,會自動建立新的分區並寫入這些文件。這就是為什么制作Windows10啟動盤時,直接使用dd
命令會失敗的原因。
我們為了能在Linux下完成這個過程,就需要自己手動完成。我們使用Gparted,操作過程如下
U盤分區
首先,U盤的分區表格式為GPT,我們要新建兩個分區,我們以/dev/sdc1
和/dev/sdc2
表示;
/dev/sdc1
的格式NTFS,不要把U盤的所有容量都給這個分區,留下30M左右的空間。比如U盤的空間是15199M,那這個分區的容量是15169M。
其實30M也富余,這空出來的空間是給第二個分區保留的。
/dev/sdc2
的格式是FAT32。包含一個EFI
文件夾,這個文件夾中的內容就是Windows下鏡像制作工具添加的內容。
注意:這兩個分區的順序和格式絕對不能錯。也就是說,FAT32這個分區一定要在整個U盤的空間最后。
寫入ISO和UEFI文件
我們使用的鏡像是Windows10_2004.iso
,大小超過了4G,這也是為什么/dev/sdc1
分區的格式為NTFS;可以使用dd寫入,也可以直接復制ISO鏡像的所有文件,粘貼進/dev/sdc1
這個分區。不要粘貼錯了位置!!
/dev/sdc2
要保存EFI文件,那我們從哪里找所需要的文件?Rufus是個開源項目,在GitHub上可以下載到我們需要的內容。
從uefi-ntfs.img這里,下載uefi-ntfs.img
這個文件。
掛載這個.img
文件,下面會有一個文件夾EFI
。把.img
下所有文件和文件夾,原封不動地復制到第二個分區上。不要只把EFI
這個文件夾下面的內容復制過來,破壞了文件結構,這樣會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