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Wifi基本屬性介紹
(一)、WLAN
WLAN是Wireless LAN(無線局域網)的簡稱,基於IP的的通信,能提供一定范圍內的高速數據連接,一般采用2.4GHz或5.8GHz無線頻段(ISM頻段)傳輸,沒有線纜限制,傳輸距離幾十米,采用特殊技術可以達到幾百米以上。
IEEE在WLAN方面的工作只定義了二層以下的協議,目前主要集中在安全性、AP之間的信令、頻譜擴展等方面。
(二)、WiFi
WiFi是Wireless Fidelity(無線高保真)的簡稱,實質上是一種商業認證,具有Wi-Fi認證的產品符合IEEE 802.11無線網絡規范,它是當前應用最為廣泛的WLAN標准,采用2.4G和5G兩個頻譜下。 WiFi是WLAN中的一種技術, 但很多時候都把Wi-Fi等同於WLAN理解。
(三)、802.11系列協議
802.11系列標准, IEEE制定的一個無線局域網標准,主要用於解決局域網中,用戶與用戶終端的無線接入。定義了基於端口的網絡接入控制協議,該協議適用於接入設備與接入端口間點到點的連接方式,其中端口可以是物理端口,也可以是邏輯端口。是用於用戶接入認證的,認證通過則端口對用戶開啟。
802.11協議定義了無線局域網的物理層以及MAC層標准,定義了物理層數據的傳輸方式,在MAC層采用了類似於有線以太網CSMA/CD協議的CSMA/CA協議。
圖1協議與傳輸速率的關系
802.11協議定義了WLAN物理層以及MAC層的協議標准,如圖2所示。
圖2 802.11協議定義標准
圖3 802.11系列協議與子層的關系
(四)、物理層和數據鏈路層
物理層由三部分組成:物理層管理層、 物理層會聚協議(PLCP) 和物理介質依賴子層(PMD)。
數據鏈路層由兩部分組成:邏輯連接控制子層(LLC)、媒體訪問控制子層(MAC)。
802.11MAC層負責客戶端與AP之間的通訊。主要功能包括:掃描、接入、認證、加密、漫游和同步。
(五)、無線傳輸
無線傳輸的干擾因素—— 多徑干擾、障礙物、電磁干擾
WiFi設備的實際工作性能—— 吞吐率、覆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