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 Guide 哥,Java 后端開發。一個會一點前端,喜歡烹飪的自由少年。
前兩天,和一個快半年沒有聯系的阿里朋友聊了半個多小時。這位朋友和我同一屆,是去2018年秋招進入阿里的。我倆都對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 深有感觸,然后就這個話題扯了半天。
於是乎,今天就想寫篇文章分享一下自己的看法,留作記錄,期待我三年后再回來看看。
下面開始正文。
你不得不承認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釘” 這句話這兩年以一個很高的頻率出現在我們面前。
下圖是我自定義搜索時間范圍后,搜索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釘” 這句話得到的結果。就非常明顯的可以看到討論這個話題的人越來也多,並且,基本都集中在了程序員領域。
這句話實際上有點諷刺和調侃的意思,描述的意思是說:面試過程的問題非常非常難,就像造火箭一樣。實際,入職之后才發現自己干的不過是最基本的 crud 的工作,就像工地上擰螺絲的人一樣。
找過工作的小伙伴都會有過這樣的感受:就單純一個大廠校招,你就會感覺面試的時候你什么都得會。重視基礎的大廠(如字節),會在計算機網絡、操作系統、算法上面問到你懷疑人生。重視實戰的大廠(如阿里),會在高並發、數據庫調優、線上問題檢查等領域問到你招架不住為止。
像我自己當時為了准備面試,從大三就開始各種總結知識點,刷各種面試題了。為了能夠系統性地展示自己總結的知識點,我想到了通過 Github 開源出來。 於是乎,就有了你們現在看到的 JavaGuide。
說點題外話:如果大家准備涉及 Java 的面試的話,你可以十分放心地將 JavaGuide 作為自己的首選參考資料。從維護頻率以及質量上都是同類倉庫中最好的(哈哈哈,就有點過於自信,不過也是基於實際)。
為什么會造成這種現象呢?
我覺得最最最主要的原因是 :面試一個程序員崗位和你一起競爭的人太多了。
因為,這幾年程序員行業的平均工資確實是翹楚啊!學機械的、學信息工程的,甚至是學文科的,都有很多很多人轉行編程。
大家涌來當程序員,帶來的一個很大的問題就是:會加速程序員這個行業的內卷化。 (不過,目前已經比較內卷了。就真的建議大家不要做“奮斗逼”好吧,盡量按時下班!)
我也認同程序員肯定是未來不可或缺的工種,但是平均工資一定會隨着越來越多人的入場而降低。但是,牛逼的程序員照樣年薪百萬,任何時候都缺少牛逼的程序員。
前幾天,聽一個 HR 朋友說,他們公布了一個 Java后端開發崗位,不到一天時間就收到了不下200份簡歷。他們從這 200 份簡歷中篩選了 30 份來面試,然后再從這 30 人中篩選出 2 個自己滿意的(如果沒有不滿意的人選話,一個都不要)。
在眾多求職者爭搶一個崗位的時候,面試官為了能夠篩選出自己需要的那個人,一定會提高面試難度,提高篩選標准。 這個是必然的結果!
“面試造火箭,工作擰螺絲釘” 還有一個原因是 面試團隊想要搞清楚你的能力上限。 他們想要知道你的能力究竟如何,如果你的能力遠遠超過對應崗位要求的話,他們會覺得說你在對應崗位上會做的更好!
當然,還有其他很多原因比如開源技術的發展(大部分工作任務真的就只是會用框架就行了)、公司發展的需要。這里就不多談了!
最后
這兩年“內卷”、“35歲”,“青春飯”這些詞在程序員領域擴散開來,很多人都比較急躁、焦慮。以下是我在知乎搜索“程序員”得到的搜索結果。
與其焦慮不如思考如何提高自己,不必要非要把自己的思維局限在程序領域,你能做的事情有很多!
你天天上班划水摸魚,不及時更新自己技術,公司不辭退你留着干啥?
大道理大家都懂,也不愛聽。
最后,分享兩句話!
我是 Guide 哥,一 Java 后端開發,會一點前端,自由的少年。我們下期再見!微信搜“JavaGuide”回復“面試突擊”領取我整理的 4 本原創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