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sk系列(二) 模板 templates


BEGIN:

Flask系列(一) Hello Flask

在前面,我們簡單的實現了第一個簡單的flask項目,但是這個項目只是單純的在網頁上顯示一句話,沒有任何其他的東西,很是單調。這里,我們即將學習Flask的模板。相信了解過django的人對模板還是會有一些印象的。不扯了,進入主題。

一、 基本概念

1 Jinja2 模板引擎

官方文檔中寫道:Jinja2 是一個現代的,設計者友好的,仿照 Django 模板的 Python 模板語言。 它速度快,被廣泛使用,並且提供了可選的沙箱模板執行環境保證安全。

Jinja2特性:

  • 沙箱中執行
  • 強大的 HTML 自動轉義系統保護系統免受 XSS
  • 模板繼承
  • 及時編譯最優的 python 代碼
  • 可選提前編譯模板的時間
  • 易於調試。異常的行數直接指向模板中的對應行。
  • 可配置的語法

2 模板

視圖函數的主要作用是生成請求的響應,這是最簡單的請求。實際上,視圖函數有兩個作用:處理業務邏輯和返回響應內容。在大型應用中,把業務邏輯和表現內容放在一起,會增加代碼的復雜度和維護成本。這里的模板,其作用即是承擔視圖函數的另一個作用,即返回響應內容。在上一部分內容HelloFLask中,暫時沒有涉及到業務邏輯處理,而返回的響應內容就是網頁上輸出的 Hello, Flask!這樣一句話。

模板其實是一個包含響應文本的文件,其中用占位符(變量)表示動態部分,告訴模板引擎其具體的值需要從使用的數據中獲取 ,使用真實值替換變量,再返回最終得到的字符串,這個過程稱為“渲染” 。Flask是使用 Jinja2 這個模板引擎來渲染模板的。

3 使用模板的好處

使用模板后,視圖函數只負責業務邏輯和數據處理(業務邏輯方面) ,而模板則取到視圖函數的數據結果進行展示(視圖展示方面) ,這樣使得代碼結構清晰,耦合度低。

4 關於Janja2的兩個概念

1)Jinja2:是 Python 下一個被廣泛應用的模板引擎,是由Python實現的模板語言,他的設計思想來源於 Django 的模板引擎,並擴展了其語法和一系列強大的功能,是Flask內置的模板語言。

2)模板語言:是一種被設計來自動生成文檔的簡單文本格式,在模板語言中,一般都會把一些變量傳給模板,替換模板的特定位置上預先定義好的占位變量名。

5 Flask 渲染模板函數

Flask提供的 render_template 函數封裝了該模板引擎 render_template 函數的第一個參數是模板的文件名,后面的參數都是鍵值對,表示模板中變量對應的真實值。

 

二、模板的使用實例

Hello Flask基礎上,添加模板:

在app目錄下新建templates目錄,在templates目錄下新建index.html文件,如圖:

 

 

 index.html里面的代碼是自動生成的,我們可以在上面修改。代碼如下: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title>{{ title }}——HelloFlask</title>
</head>
<body>
    <h1>Hello, {{ user.username }}!</h1>
    <p>Today is {{ days.today }}</p>
</body>
</html>

修改視圖函數routes.py為:

from app import app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app.route('/')
@app.route('/index')
def index():
    user = {"username": "Mary"}

    days = {
        "today":"Friday"
        }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title='Home', user=user, days=days)

訪問結果如下:

 

 圖中框出來的地方就是我用占位符替代的部分。

 

三、 Flask模板的一些常用語句和使用方法 

1 條件語句

如:

    {% if title %}
    <title>{{ title }}——HelloFlask</title>
    {% else %}
    <title>Welcome to HelloFlask</title>
    {% endif %}

去掉視圖函數里的title返回值,改為: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user=user, days=days)

結果:

 

 2 循環語句 for

如:

    {% for user in users %}
    <h1>Hello, {{ user.username }}!</h1>
    {% endfor %}

routes.py改為:

from app import app
from flask import render_template

@app.route('/')
@app.route('/index')
def index():
    users = [
        {"username": "Mary"},
        {"username": "Jhon"},
        {"username": "David"},
        {"username": "Lucy"},
        {"username": "Dan"}
    ]

    days = {
        "today":"Friday"
        }

    return render_template('index.html', users=users, days=days)

結果:

 

 

3 模板繼承

新建base.html 其代碼如下: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if title %}
    <title>{{ title }}——HelloFlask</title>
    {% else %}
    <title>Welcome to HelloFlask</title>
    {% endif %}
</head>
<body>
    {% block content %}{% endblock %}
</body>
</html>

修改index.html:

{% extends "base.html" %}

{% block content %}
    {% for user in users %}
    <h1>Hello, {{ user.username }}!</h1>
    {% endfor %}
    <p>Today is {{ days.today }}</p>
{% endblock %}

其運行結果不變,注意到,我們使用extends語句繼承base.html, 因此,一些多個網頁共同使用的部分就可以放在base.html里面,在base.html里block塊里面的就是我們可以在其它文件里可以進行添加東西的地方,這樣可以減少代碼冗余,而結構也更加清晰。

 

參考:

https://jinja.palletsprojects.com/en/2.10.x/

https://blog.csdn.net/troysps/article/details/80466916

https://github.com/luhuisicnu/The-Flask-Mega-Tutorial-zh/blob/master/docs/%E7%AC%AC%E4%BA%8C%E7%AB%A0%EF%BC%9A%E6%A8%A1%E6%9D%BF.md

END.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