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 |《五分鍾商學院》個人篇學習筆記(下)


2017年在微信讀書群里,一位朋友在得到App上訂閱了劉潤老師的《五分鍾商學院》,然后每天跟我們分享,我閱讀了一些之后,感覺特別吸引,因為劉潤老師可以用很精簡的文字就可以說明一個概念,漲姿勢啊。於是2018年上半年,當《五分鍾商學院》出版成書時,立馬訂購了全套4本。這是第三本個人篇的思維導圖學習筆記,后續會有最后一本工具篇的筆記。

商業篇聚焦的是我們與外部的關系,管理篇聚焦的是我們與內部的關系,而個人篇聚焦的則是我們與自己的關系。與自己斗,其樂無窮。本文是個人篇的下半部分。

溫馨提示:本筆記采用思維導圖形式,精摘了定義、應用、案例與精彩心得,僅供本人復習之用。若要精學與深刻理解,請至得到APP訂閱《5分鍾商學院》或購買《5分鍾商學院》紙質書。

Links:

(1)商業篇

(2)管理篇 

(3)個人篇 (上)

(4)個人篇(下)

(5)工具篇

一、談判能力

本小節腦圖高清鏈接:點此瀏覽

關於談判,有兩大流派,一是零和談判,二是雙贏談判。潤總提到的 定位調整偏見、權力有限策略、談判期限策略 和 出其不意策略 都屬於零和談判流派。其實,世界上很多的談判都屬於零和談判,比如房產出售、商品買賣等,屬於“我多拿一元,你就少拿一元”的場景。而上述四個策略,其實都是在我們如何在零和談判中獲得最大的利益。

但是,還有一個流派,他們相信:在更多的談判中,“我多拿一元”不是以“你少拿一元”為代價的,比如戰略合作談判、投資條款談判等。這種談判的目的是雙贏,換句話說,雙贏的目的不是分蛋糕,而是做大蛋糕,在不損害他人的前提下,改善自己或彼此的共同利益

二、演講能力

本小節腦圖高清鏈接:點此瀏覽

越成功的領袖,演講能力越強,因為影響力是成為領袖的必要條件,而演講是實現影響力最重要的方法之一。這部分的內容,就提供了一些可以演講能力的技巧。我們需要為聽眾設置一步一步的認知台階,增強畫面感以傳遞復雜的情緒,善用技巧開好開頭和完成結尾,最終達到脫稿演講。而一起進步的最佳實踐方式就是“演講俱樂部”。

三、溝通能力

本小節腦圖高清鏈接:點此瀏覽

如果說演講是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的能力,那么溝通就是一個人影響另一個人的能力。演講需要關注群體心理,而溝通更需要關注個體心理。​

基於個體溝通心理,有一個有趣的溝通策略—快樂和痛苦四原則​。它啟發我​:好消息要分開說,​壞消息要一起說。小好大壞要分開說,​而大好小壞則要一起說。

和演講幾乎同等重要的另一種溝通工具,是寫作,這是一種異步的​、無損傳播的溝通工具。本身就比較愛寫作的我,從潤總這兒學習到了“5商派”寫作心法,即價值感、結構感以及​對象感。如果我以后計划出專欄課程,那么我應該會用價值感死磕自己,用結構感切割文字,再用對象感伺候讀者​。

最后對我十分有用的就是精准提問,潤總講解了七個問題抽屜(正如六頂思考帽一樣),精准提問就是建立在這層層遞進的七個問題抽屜之上,是由聽者邏輯主導的C2B式反向溝通,用以大幅提升溝通效率​。​

四、情感能力

本小節腦圖高清鏈接:點此瀏覽

我們常聽人說,某人智商高但情商低,也有人說,情商比智商更重要。這些說法聽上去有些道理,但也都不准確。通俗來講,智商就是人理解規律和運用規律的能力。情商,其實不與智商對立,相反,它是智商的一個結果。只是決定這個結果的,還有持之以恆的“訓練”,換句話說,情商=智商×情感訓練。在這一部分,潤總分享了五種訓練情商的“元能力”:同理心、自我認知、自我控制、自我激勵 和 人際關系處理(情感賬戶)。

對我來說,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情感賬戶,它是人際關系的一種比喻,在這個賬戶里,存的是信任、價值和情感。情商中所謂的“人際關系處理”,其實本質上都是從情感賬戶里存款和取款的行為。自從今年(2020年)公眾號開始接廣告之后,我就一次又一次地在揮霍自己的情感賬戶,雖然我的頻率相對來說還算較低(一個月兩次)。因此,為了保持我的初心以及情懷,我從7月起就不再接廣告了,轉而增加了送書回饋活動的頻率,往情感賬戶中存款,回饋一直關注我的朋友們。

五、創新能力

本小節腦圖高清鏈接:點此瀏覽

以色列的專家們提出了一個著名的“系統創新思維”,它認為創新源於對思想的約束,而非放任。限定一個框架,然后在框架內尋找答案,遠比漫無目的地發散思維,或靜候靈感降臨更有效。而系統創新思維的核心邏輯,其實就在於四個步驟:

(1)打破框架:將原有產品的固有框架,拆解為一個個具體的組件、要素或者屬性。

(2)動個手術:對這些組件、要素或者屬性“動手術”,可以使用減法策略做刪除,用除法策略做重組,用乘法策略做復制 又或者 用任務統籌策略賦予新任務。

(3)形式為先:做完手術之后,這個新產品還很不成熟,可能連它有啥用都沒想清楚。

(4)功能次之:仔細觀察這個新產品,倒過來想它的功能。(在什么特殊場景下,有什么獨特的用處?)

潤總說,套路與套路之間,其實差別只在於動的“手術”不同

六、領導能力

本小節腦圖高清鏈接:點此瀏覽

在互聯網時代,領導力的五個要素分別是:專、小、變、快、遠。專和小,是空間維度的概念,因為專,所以小;變和快,是時間維度的概念,因為變,所以快。遠,則是站在未來看今天。正如潤總所說,我們誰也不敢說自己能預測未來,但是我們至少可以訓練預測未來的幾項基礎能力:

(1)洞察力:遠見的基礎,我們需要洞察底層邏輯。

(2)判斷力:洞察了底層邏輯,需要判斷環境的變化,用“底層邏輯+新假設”得到遠見。

(3)學習力:變化越來越快,經驗已經來不及積累,要向年輕人學習,因為就是他們構成了這個未來。

參考資料

劉潤,《五分鍾商學院-個人篇》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