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PaaS 是源自於支付寶的移動開發平台,為移動開發、測試、運營及運維提供雲到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產品能力全面覆蓋「跨端開發框架、研發協同、數字化運營、智能營銷、后端連接」等場景,目前已服務 12306、上海地鐵、廣發銀行、華夏銀行、CSDN、可口可樂等眾多 B 端客戶,及億級 C 端用戶。
移動開發現狀
原生應用開發模式(Native)為 App 的開發與升級提供了標准化的實現與優化方案,但在此模式下,開發者需要根據不同平台撰寫不同代碼,對研發團隊的配置和能力要求自然不會太低。與此同時,原生開發下過於標准化的流程,導致 App 發版周期長,無法跟上產品更新節奏,靈活性較差。
由此,針對新業務場景的創新探索、高頻的營銷訴求,有越來越多的 App 選擇通過 H5 單頁面的方式來進行承載。然而,H5 頁面的加載速度、用戶體驗均需要有針對性的深度優化方案才能勉強滿足業務方的要求。
移動App的技術演進預判
移動互聯網流量走向
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規模增長觸頂的背景下,對於新晉的 App,如若想要突破流量困局,需要進一步深入挖掘細分人群特征,及時把握用戶需求的變動,才能抓住互聯網“下半場”的機會。根據 2019 年 QuestMobile 報告顯示,中國移動互聯網的下沉人群規模已顯露規模效應,達 6.15 億。
- 那么對於龐大的下沉流量市場,這些人群分別在哪些場景中活躍着?
- 對於掘金者而言,是否還有存量的垂直細分市場中的用戶需求有待挖掘和滿足?
根據下沉人群在細分領域中的活躍情況來看,“在線娛樂”、“在線教育”、“閱讀”等場景已實現了較好的流量收割。其中,“在線教育”領域中月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率高達 283.1%,“協同辦公”領域則同比增長 68.3%。
這一方面意味着,移動互聯網的頭部流量開始出現下沉效應,圍繞着“直播、短視頻、在線閱讀“等高頻場景逐步擴散覆蓋,同時“在線教育”作為突圍者,也在快速占領下沉市場的注意力和使用時長。
移動端技術生態概覽
對於移動互聯網下半場而言,集體所面對的都是“流量困局”。
從技術角度思考,借助技術體系的統一,貫穿整合更多有效渠道,從而聚合生態效應。「原生 App + 小程序 + IoT 終端」,將形成全新的流量體系。對於新的業務,除了通過支付寶、微信端,借助小程序獲取更多流量之外,同時基於自有 App,與第三方小程序、場景入口組成全景的生態流量網絡,突破流量天花板。
移動應用的演進趨勢
- 從技術形態上來看:將深度結合原生應用 + 小程序,覆蓋更多終端入口,從而有效聯動渠道效應。
- 從技術特性上來看:運行快、省流量、用戶體驗持續提升優化。
打造性能更優越的App
支付寶十余年端上技術實踐
支付寶作為國民級應用,當前國內年活躍用戶已經超過 8.7 億,提供了超過 200 項以上的服務,而崩潰率始終維持在萬分之五以下,而且每天支付寶都上線新的功能和改進。做到今天這樣的成績,並不容易,是經過長時間的實踐經驗積累下來的。
為了實現超級 App 的動態化,提升架構的健壯性,能夠支撐業務快速迭代、承載大量、高並發的挑戰,首要解決的便是框架的 Hybrid 能力。基於多年積累的 Hybrid 經驗,支付寶使用 Nebula 作為 H5 容器,同時承載 H5 離線包及小程序。
H5 離線包和小程序的優點
H5 容器及離線包:
- 全面兼容主流 H5 框架,遷移成本低
- 使用離線包技術,體驗接近原生,網絡請求走原生,高效安全。
- 提供統一 UC 內核,性能及穩定性有保障
- 離線包差量更新,節省流量
- 提供容錯機制,下載失敗后走線上 fallback
- 實時觸達客戶,通過推拉結合,下發離線包
H5 離線包作為動態化方案,優點多多。但是,其有一點不足就是無法管控質量,寬泛的前端規范讓服務管控變得異常困難,如果所有服務都是我們內部的業務還好說,如果開放給第三方,就需要有完整的規范來約束。這時,我們就要引入小程序來規范化服務,提供給第三方。
小程序特點:
- 統一的小程序架構,可在任意基於 mPaaS 架構開發的應用上進行投放
- 強大的 Web 渲染引擎
- 提供豐富組件,快速實現業務
- 整合離線包技術,可以復用 H5 插件
- 完善的生命周期管理
四個方面的應用優化
- 包尺寸有效減少,節省流量和存儲。
- 服務不再受發版所限制,快速發布,快速迭代。
- 業務開發效率更加優秀,一次開發,多端運行。
- 應用升級為平台,提供優質服務並按需加載。
Why mPaaS
支付寶所有在移動端開發方面的技術積累和架構實踐,已經作為螞蟻集團金融科技的一部分對外開放。
今天我們看到的 mPaaS,即源自於支付寶 App 的移動開發平台,為移動開發、測試、運營及運維提供雲到端的一站式解決方案,能有效降低技術門檻、減少研發成本、提升開發效率,協助企業快速搭建穩定高質量的移動 App。
我們通過 mPaaS 幫助 12306 這樣的國民級 App 重構了客戶端,使得大家可以用上一個好的體驗的 App 進行出行購票,用 mPaaS 這樣成熟的底層框架搭建一個 12306 僅需要 2-3 個月的時間。除了 12306 還有如廣發銀行、常熟農商行、深圳農商行、CSDN、可口可樂等客戶,同樣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內便完成了業務重構。
mPaaS 實際應用
在過去的三四年間,mPaaS 的客戶場景覆蓋金融機構、政務、民生出行、互聯網等場景,表明了產品的通用性與適用性。
而在此過程中,mPaaS 沉淀的客戶中,眾多都屬於其垂直領域中的領跑者,這意味着向更多同質性企業推廣有了更強的動力和優質的案例基礎。
在“互聯網技術應用的 30年”,“產業互聯網”的大潮下,幫助企業做數字化轉型面臨非常不一樣的挑戰。很顯然,一套設計優異的系統架構往往不是一味追求前沿技術,而需要貼合實際業務場景和具體發展狀態,打造清晰、合理的架構,確保業務高可用的同時,又具備持續擴容、發展的彈性。
移動開發的終局一定是走向更開放、更快速、更穩定。mPaaS 將持續從業務實踐中沉淀,並面向業務保持創新,從而幫助更多開發者打造出性能優越、體驗良好的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