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
筆試和試機
試機發現本機開O2優化每秒可以跑40億計算量。
第一試
入場開T1,覺得是個矩陣模型。懷疑過不去,打算打表找規律。發現即使沒有開O2,隨機數據打表只用了0.5s。想起來了,這可是40億神機!於是直接寫上去,稍微調一調就過了。然后寫了點兒對拍。此時時間過去了兩小時。
接着開T2,容斥一下是個線段樹合並優化DP的模型。后來聽說不用容斥地做法跑得更快。寫了下,有個技術難點是怎么合並葉子和非葉子節點,想了想感覺挺對就蒙上去了。稍微調一調就過了。然后寫了點兒對拍。此時時間過去了四小時。
最后看到T3,尼瑪,這一場里兩道DS是人干的事情啊?!這題還不弱於區間逆序對?!果斷棄療寫平方log暴力+A檔莫隊+C檔數點,預計得分52分。在比賽的最后一個小時,我感覺到的竟然不是緊張。困倦鋪天蓋地襲來,每寫一個模塊就得趴桌休息一分鍾。
下午出成績,進去查收了一下,沒掛分。Lagoon的T3寫了個1.75方的四維莫隊,由於B檔數據太水,連過76分,總分276,太強了。
第二試
入場開T1,發現不會做。看T2,發現看不懂。於是先分析出T1的配對關系構成一棵樹,然后對着T1的樣例2找一下規律,發現是最小的和最大的相配。對着樣例3發現好像樹的情況一定有解,證一下發現確實。然后就是常規的壓位背包了。此時時間已經過半。不過我們教練給我們打了預防針,說D2很可能會難,於是我感覺自己節奏勉強能撐住。
然后看T2,分析了一下感覺像是,如果有單點一定行,不然以兩層高的情況為模板的三類樹,一定是能夠幾乎被全部表示的。然后想了想不斷往下分的做法,發現情況多得根本討論不完,隱隱約約感覺它還漏掉了情況。冷靜一下,發現確實漏情況了!做法改改改,一看,居然還變簡單了!做法好像是m*maxh的,預計得分56分。此時比賽最后剩余半小時。
然后看T3,繞到完美消除序列上兜了一大圈,發現自己不懂得怎么求完美消除序列!於是只好看到B檔部分分,看上去就是個輪廓線,寫太急假了,無解都忘記輸出。
出場后我直呼失誤。結果Lagoon的預計得分比我還低。問了一圈發現都比我低?!Lagoon說他最后一小時發現自己T2做法假了。於是我懷疑我T2做法也是假的,跟他講了講我的做法。他挑不出毛病,順便幫我一分析,這個做法復雜度是 $O(n)$ 的,直接就A了。
下午出成績,無限拖延……最后緊張感都消失了。進場一開成績單,看到T2,A了,總分兩百。當場拍桌起立,感覺自己分數挺高的。
賽后
大家都奶我前十,於是毒奶了。最終排行第13,應該是個人最佳成績。后來就是找THU填保送協議什么的。
頒獎的時候大概在倒數第二批,和兩位國家隊員,還有EricHuang2003, peehs_moorhsum,zx2003等大佬同框領獎了。
交友
為了放松心情,我參照了之前IOI的一篇報道,說CCF讓我們的國家隊出去帶點兒禮物,別聊誰的分數高,比誰交的朋友多。於是從賽前到賽后就瘋狂找OI圈子名人面基。
16日一入住,就去敲了jiangly宿舍的門。一開門,他直接就和我打招呼,我連自我介紹都忘了說,只說,“久仰久仰”,就告辭了,場面十分尷尬。他個子高,相當英俊。
17日開幕式認識了EntropyIncreaser,他個子不高,披散着頭發,是高冷數學家的外貌。不過EI是很熱心的,經常會為粉絲解答問題。
18日考完碰見了djq_cpp和little_waxberry,跟他們稍微聊了聊做法。
19日考場座位左邊是peehs_moorhsum。大家都散了,就他第一時間通知了出成績的消息。這么有耐心,可能這就是IMO大神的境界吧?他還提出來幫我查分,受寵若驚。
總結
NOI2020的題目是比較反常的,好些選手給折騰翻車了。得益於我們學校這種穩扎穩打的風格,即使是讓教練最頭疼的我,也保住了絕大部分分數,感覺再能提的,也就是D2T3的B檔部分分了。
貌似保送THU好像已經把高中的流程刷到尾聲了。但是好像也還是剛剛開始,還打算打一打MO,也要准備OI的后續賽事,更別提還得學一點兒大學的內容……能做的事兒多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