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m布局原理深度理解(以及em/vw/vh)
一、前言
我們h5項目終端適配采用的是淘寶那套《Flexible實現手淘H5頁面的終端適配》方案。主要原理是rem布局。最近和別人談彈性布局原理,發現雖然已經使用了那套方案很久,但是自己對rem的理解很含糊, 包括vw、vh等。所以打算寫博客總結一下,以加深理解。
二、幾個概念
這里就不講那些,物理像素、設備像素比了,可以自己查閱。要去理解rem/em/vw/vh等,首先要直觀的去理解他們到底是什么?理解好了,后面就好辦了。其實這幾個都是css單位,就像我們常用的px一樣,只不過他們都是相對單位。我平時使用的百分比單位如:width:100%; 就是相對單位。
在css中單位長度用的最多的是px、em、rem,這三個的區別是:
- px是固定像素,一旦設置了就無法因為適應頁面而改變。
- em和rem相對於px更具有靈活性,因為他們是相對的長度單位(即長度不是定死的,更適用於響應式布局)。
2.1 em和rem的區別一句話概括:em相對於父元素,rem相對於根元素(html)
2.2 rem中的r意思是root(根源)
2.1、em
em作為font-size的單位時,其代表父元素的字體大小,em作為其他屬性單位時,代表自身字體大小——MDN
比如父元素font-size:12px;
自身元素如果寫成:font-size:2em;則自身元素用px表示就是24px(相對父元素字體大小);
但是自身元素設置:width:2 em,那么自身元素用px表示就是48px(相對自身字體大小);
2.2、rem
rem作用於非根元素時,相對於根元素字體大小;rem作用於根元素字體大小時,相對於其出初始字體大小——MDN
比如根元素(html)設置font-size=12px; 非根元素設置width:2rem;則換成px表示就是24px;
如果根元素設置成font-size=1rem;則根元素換成px就是相對於初始字體大小,一般是12px;
2.3、%
百分比的高和寬是相對於包含它的最近的父元素的高度和寬度
2.4、vw/vh
1vw :視口寬度的 1/100
1vh :視口高度的 1/100
vw(視口寬度)、vh(視口高度)
vh and vw:相對於視口的高度和寬度,而不是父元素的(CSS百分比是相對於包含它的最近的父元素的高度和寬度)。
視口 就是字面意思,你顯示器的屏幕大小。在pc端的時候,視口是你顯示屏的大小;在手機端的時候,視口就是你手機屏幕的大小,在你將手機橫放的時候,100vw和100vh也會自適應變成新的高和寬。
比如:瀏覽器高度950px,寬度為1920px, 1 vh = 950px/100 = 9.5 px,1vw = 1920px/100 =19.2 px。
在pc端,視口寬高就是瀏覽器得寬高;
在移動端,這個還不太一樣,不過一般設置: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 maximum-scale=1">
代碼以顯示網頁的屏幕寬度定義了視窗寬度。網頁的比例和最大比例被設置為100%。
為什么在設置了100vw后,在電腦上看自己的頁面還是有橫向的滾動條?
因為視口是包含了滾動條的高度和寬度的。在你給父元素的div設置了固定的高和寬(px)時,如果這個 px超過了你的屏幕大小,就會出現滾動條。
所以,在有滾動條的時候,100vw會比width:100%寬
在適配不同顯示屏的時候,可以配合着使用px,%,vh,vw
2.5、vmin/vmax
vmin單位:
選取vw和vh中最小的那個。其中最小的那個被均分為100單位的vmin。
vmax單位:
選取vw和vh中最大的那個。其中最大的那個被均分為100單位的vmax。
三、剖析rem布局原理
其實好好理解上面的概念,rem的原理也就很簡單了。
假設我們將屏幕平局分為10份,每一份寬度用一個a表示,即a=屏幕寬度/10;那么:
div{width: 5a} /* 屏幕寬度的50% */
但是css中沒有a這個單位啊?那怎么辦呢?對,css不是有相對單位rem么?我們全可以實現借助rem代替上面的a。如:
html {font-size: 12px}
div {width: 2rem} /* 24px*/
html {font-size: 16px}
div {width: 2rem} /* 32px*/
那么問題來了?怎么讓html元素字體大小恆等於屏幕的1/10呢?如ipone6寬是375px,font-size:37.5px;
html {fons-size: width / 10}
div {width: 5rem} /* 5rem = 5a = 屏幕寬度的50% */
我們用js很容易動態的設置html的font-size恆等屏幕的1/10;我們可以在頁面dom ready、resize和屏幕旋轉中設置:
document.documentElement.style.fontSize = document.documentElement.clientWidth / 10 + 'px';
如何把設計稿的像素單位換成以rem為單位呢?可以用一個比例來計算:如設計稿寬度為750px,某個元素量得75px,那么:
75px/750px = 計算所得rem/10rem,所以計算所得rem=75px;所以我們在樣式中寫width:1rem;實際寬度是75px;同理,如果設計稿總寬度是640px,則1rem=64px。
預處理函數可以簡化:
$ue-width: 750; /* 設計稿圖的寬度 */
@function px2rem($px) {
@return #{$px/$ue-width*10}rem;
}
div {
width: px2rem(100);/*編譯后: p{width:1.5625rem}*/
}
四、rem萬能嗎?
rem是一種彈性布局,它強調等比縮放,100%還原。它和響應式布局不一樣,響應式布局強調不同屏幕要有不同的顯示,比如媒體查詢。
字體並不合適使用rem, 字體的大小和字體寬度,並不成線性關系,所以字體大小不能使用rem;由於設置了根元素字體的大小,會影響所有沒有設置字體大小的元素,因為字體大小是會繼承的,難道要每個元素都顯示設置字體大小?
我們可以在body上做字體修正,比如把body字體大小設置為16px,但如果用戶自己設置了更大的字體,此時用戶的設置將失效,比如合理的方式是,將其設置為用戶的默認字體大小:
html {fons-size: width / 10}
body {font-size: 16px}
那字體咋整?我們可以用媒體查詢和em來實現: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320px) {
body {font-size: 16px}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481px) and (max-width:640px) {
body {font-size: 18px}
}
@media screen and (min-width: 641px) {
body {font-size: 20px}
}
div {font-size: 1.2em}
在制作H5的頁面中,rem並不適合用到段落文本上。所以在Flexible整個適配方案中,考慮文本還是使用px作為單位。只不過使用[data-dpr]屬性來區分不同dpr下的文本字號大小。
.selector {
width: 2rem;
border: 1px solid #ddd;
}
[data-dpr="1"] .selector {
font-size: 14px;
}
[data-dpr="2"] .selector {
font-size: 28px;
}
[data-dpr="3"] .selector {
font-size: 42px;
}
當然你也可以給非根元素設置合適的字體。
五、rem布局方案
從上可以看出最好的彈性布局方案就是rem+js的方案,《Flexible實現手淘H5頁面的終端適配》就是采用rem+js實現的。flexible主要做了幾點。
動態改寫標簽給元素添加data-dpr屬性,並且動態改寫data-dpr的值。給元素添加font-size屬性,並且動態改寫font-size的值
六、em可以用來做彈性布局嗎?
上面知道,一旦某個節點的字體大小發生變化,其他節點也隨之變化,所以不合適,但是用來處理字體還是絕妙的。
七、vw/wh用來做彈性布局怎么樣?
根據上面說,vw —— 視口寬度的 1/100;vh —— 視口高度的 1/100;感覺已經不用多說了。
/* rem方案 */
html {font-size: width / 10}
p {width: 1.5625rem}
/* vw方案 */
p {width: 15.625vw}
如果rem方案中使用設置font-size=width/100就和vm意思一樣, 但是比如font-size:640px/100;瀏覽器不會識別6.4px這么小的字體的。
如果不考慮兼容性問題,可以大膽使用vw/vh做彈性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