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性能優化
1
、 設置文件夾打開方式
2
、 設置屏幕保護時間
3
、 解除上網限制
4
、
二十、常見問題
1. 部分網站無法訪問問題的解決
CentOS 5
內核對
TCP
的讀緩沖區大小有缺省設置,缺省為:
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4194304
解決辦法就是將最后一個數字改小一點,具體操作
- 文件/etc/sysctl.conf 中添加一行:net.ipv4.tcp_rmem = 4096 87380 174760
- 然后保存
- 重新啟動網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就 OK 了,
如果還是部分網站上不去,可以檢查
/etc/sysctl.conf
文件是
否和下面相同

net.ipv4.ip_local_port_range = 1024 65536 net.core.rmem_max=174760 net.core.wmem_max=16777216 net.ipv4.tcp_rmem=4096 87380 174760 net.ipv4.tcp_wmem=4096 65536 16777216 net.ipv4.tcp_fin_timeout = 15 net.ipv4.tcp_keepalive_time = 600 net.ipv4.tcp_tw_recycle = 1 net.core.netdev_max_backlog = 30000 net.ipv4.tcp_no_metrics_save=1 net.core.somaxconn = 262144 net.ipv4.tcp_syncookies = 1 net.ipv4.tcp_max_orphans = 8000 net.ipv4.tcp_max_syn_backlog = 8000 net.ipv4.tcp_synack_retries = 2 net.ipv4.tcp_syn_retries = 2 net.ipv4.tcp_wmem=4096 65536 16777216 # 為自動調優定義每個 socket 使用的內存。 ''' # 第一個值 4096是為 socket 的發送緩沖區分配的最少字節數。 # 第二個值 65536 是默認值(該值會被 wmem_default 覆蓋),緩沖區在系統負載不重的情況下可以增長到這個值。 # 第三個值 16777216 是發送緩沖區空間的最大字節數(該值會被 wmem_max 覆蓋)net.ipv4.tcp_rmem=4096 87380 174760:與 tcp_wmem 類似,不過它表示的是為自動調優所使用的接收緩沖區的值。 ''' net.core.rmem_max = 25165824 # 定義最大的 TCP/IP 棧的接收窗口大小 net.core.rmem_default = 25165824 # 定義默認的 TCP/IP 棧的接收窗口大小 net.core.wmem_max = 25165824 # 定義最大的 TCP/IP 棧的發送窗口大小 net.core.wmem_default = 65536 # 定義默認的 TCP/IP 棧的發送窗口大小 net.ipv4.tcp_sack =1 # 啟用有選擇的應答(Selective Acknowledgment),這可以通過有選擇地應答亂序接收到的報文來提高性能(這樣可以讓發送者只發送丟失的報文段);(對於廣域網通信來說)這個選項應該啟用,但是這會增加對 CPU 的占用。 net.ipv4.tcp_window_scaling = 1 # 啟用 RFC1323 定義,支持超過 64K 窗口 net.ipv4.tcp_fack =1 # 啟用轉發應答(Forward Acknowledgment),這可以進行有選擇應答(SACK)從而減少擁塞情況的發生;這個選項也應該啟用。 net.ipv4.tcp_mem 24576 32768 49152 # 確定 TCP 棧應該如何反映內存使用;每個值的單位都是內存頁(通常是 4KB)。 ''' 第一個值是內存使用的下限。 第二個值是內存壓力模式開始對緩沖區使用應用壓力的上限。 第三個值是內存上限。在這個層次上可以將報文丟棄,從而減少對內存的使用。對於較大的 BDP 可以增大這些值(但是要記住,其單位是內存頁,而不是字節)。 '''
2. Centos5 無法連接無線網絡
系統-
>
管理
->
服務器設置
->
服務,將
NetworkManager
選項勾選,點擊重啟服務。然后就可以看到右上
角已經有了網絡連接。
3. Linux遠程管理Windows程序Rdesktop詳解
rdesktop 使用簡單,windows 也不需要裝什么服務端,只要把遠程桌面共享打開就行了
Linux 安裝
rpm –q rdesktop # 查找是否已經安裝 yum install rdesktop # 用 yum 安裝
具體使用方法要先打開終端,然后輸入以下命令:
rdesktop -u yournape -p password -g 1024*720 192.168.0.2
- rdesktop 為使用遠程桌面連接的命令;
- -u 用戶名,yourname 處為目標客戶端的用戶名;
- -p 客戶端用戶的密碼;
- -g 指定使用屏幕大小-g 800*600+0+0 這個‘+0’就是你這個窗口在你 linux 上出現的位置;
- 192.168.0.1 目標客戶端的 IP 地址
實例:
rdesktop -u aixi -p d337448 -r clipboard:PRIMARYCLIPBOARD -r disk:centos=/root -r sound:local -z -a 16 10.26.11.72 $rdesktop 192.168.1.1 # 打開了一個 8 位色彩的, $rdesktop -a 16 192.168.1.1 # 這個是 16 位色彩的了,看起來好多了 $rdesktop -u administrator -p ****** -a 16 192.168.1.1 # 都直接登陸了 $rdesktop -u administrator -p ****** -a 16 -r sound:local 192.168.1.1
加上
-r sound:local
可以把聲音也搞過來,
-r
的作用挺多的可以重定向許多東西,看一下幫助就會收獲不
少了。
- -r comport:COM1=/dev/ttyS0 :將串口 /dev/ttyS0 重定向為 COM1
- -r comport:COM1=/dev/ttyS0,COM2=/dev/ttyS1 : 多個串口重定向
- -r disk:floppy=/mnt/floppy : 將 /mnt/floppy 重定向為遠程共享磁盤 'floppy'
- -r disk:floppy=/mnt/floppy,cdrom=/mnt/cdrom,root=/,c=/mnt/c :多個磁盤重定向
- -r clientname= :為重定向的磁盤設置顯示的客戶端名稱
- -r lptport:LPT1=/dev/lp0 :將並口 /dev/lp0 重定向為 LPT1
- -r lptport:LPT1=/dev/lp0,LPT2=/dev/lp1 :多個並口重定向
- -r printer:mydeskjet : 打印機重定向
- -r printer:mydeskjet="HP LaserJet IIIP" :打印機重定向
- -r sound:[local|off|remote]:聲音重定向
- -r clipboard:PRIMARYCLIPBOARD:這個一定要加上,要不然不能在主機 Solaris 和服務器 Windows 直接復制粘貼文字了。貼中文也沒有問題。
- -r disk:sunway=/home/jianjian :指定主機 Solaris 上的一個目錄(/home/jianjian)映射到遠程 Windows 上的硬盤(盤符為 sunway),傳送文件就不用再靠 Samba 或者 FTP 了。
- -f :全屏,退出全屏:ctrl+alt+enter 再次 Ctrl+Alt+Enter 即可再次進入全屏
- -D:不顯示標題欄,配合 -g 能更好地使用屏幕空間了;
- -K: 這個選項說明保持窗口管理器的按鍵組合綁定;
- -z:啟動網絡數據的壓縮,減少帶寬,局域網沒什么作用;
提示:如果你的本地中文文件名在遠程機器上顯示為亂碼的話,可能是你沒有安裝編碼轉化庫,或者你
安裝的編碼轉化庫不能正確運行。
4. Linux遠程訪問Windows共享目錄
mount –o username=用戶名 –password=密碼 //192.168.0.1/C$ /tmp/samba/
說明:
IP
地址
192.168.0.1
為中文名文件所在的主機,文件位於
C
盤,該主機的用戶名及密碼為
linux
,
/tmp/samba/
為本地主機掛載目錄。在瀏覽完成后,使用以下命令卸載。
umount /tmp/samba/
5. 升級或安裝程序后無法進入圖形界面
報錯如下:
Failed to start the X server (your graphical interface). lt is likely that it is not set up correctly. Would you like to view the X server output to diagnose the problem ?
解決辦法:
# 查看報錯日志 cat /var/log/Xorg.0.log | grep EE # 重新安裝顯卡驅動 sh NVDIA
參考如下網址:
http://www.linuxquestions.org/questions/linux-hardware-18/failed-to-start-the-x-server-your-graphical-user/
interface-605516/
6. Linux自動登陸的設置方法
方法一:
- 設置 GDM:GDM 是 GNOME 顯示管理器,通過設置其配置文件/etc/gdm/custom.conf 可以設置帳號自動登陸。設置方法如下:
- 在/etc/gdm/custom.conf 文件中添加以下內容(username 是要自動登陸的用戶名,不能是 root,也就說無法實現 root 的自動登陸)
[daemon] AutomaticLogin=username AutomaticLoginEnable=True
- 在/etc/gdm/custom.conf 文件中添加以下內容(username 是要自動登陸的用戶名,不能是 root,也就說無法實現 root 的自動登陸)
- 設置 prefdm:在/etc/X11/prefdm 中添加啟動 X Windows 的命令,並退出。
/usr/bin/startx exit 1
說明:(1)這兩行代碼一定要在下面這個代碼之前[ -n "$preferred" ] && exec $preferred "$@" >/dev/null 2>&1 </dev/null
(2)該方法自動以 root 登陸,是因為運行到/etc/X11/prefdm 時,是 root 身份。 - 在 rc.local 中啟動 X Windows:
在/etc/rc.local 中添加啟動 X Windows 的命令
/usr/bin/startx
方法二:
- 首先配置自動登錄命令行界面,修改/etc/inittab 將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1 更改為 1:2345:respawn:/sbin/mingetty tty2 --autologin aixi
- 再將/etc/inittab 修改為啟動到字符界面:id:3:initdefault
- 使配置生效 init q
這樣就可以開機自動啟動到命令行界面,如果想自動啟動到圖形界面,在此基礎上修改如下:
在
/etc/rc.local
中添加啟動
X Windows
的命令
/usr/bin/startx
這樣就可以自動啟動到命令行,命令行又自動運行
startx
啟動圖形界面。這是最簡單的一種方式。以上
在
Centos5.7
版本中測試通過。
相關知識點鏈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