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ypt523/article/details/82226494,本文單純為了學習整理,如有侵權,私聊立刪
測試的幾個緯度:功能測試、可靠性測試、易用性測試、效率、可維護性、可移植性、安全性測試、界面測試等。
本文將其分成兩個方面來看:
(1)站在測試人員的技術測試角度(功能測試、可靠性測試、兼容性、可維護性、效率、可移植性、安全性測試、可維護性)
(2)站在用戶的角度(功能測試、易用性測試)
站在測試人員的技術測試角度:
1.功能測試
功能測試是軟件測試中最基本的測試,功能實現不滿足要求,軟件就不能發布測試。要進行功能測試,首先就需要了解朋友圈的各個功能,那么如何了解朋友圈的功能呢?——需求文檔。因為所有的開發設計、測試設計等,都是以需求文檔來進行的。需求文檔中規定了必須有哪些功能,那么我們在測試的時候就可以對比知道哪些功能實現了,還有哪些功能未實現(需要說明的是:開發計划明確說明當前版本暫不實現的功能,不能算作bug)。
相信玩過微信朋友圈的人都能知道微信朋友圈大概有以下基礎功能:
1)發朋友圈、刪除朋友圈,看朋友圈;
2)朋友圈的類型(圖、文、混合);
3)評論朋友圈;
4)朋友圈的對外接口(例如,王者榮耀,把戰績分享至朋友圈等);
5)屏蔽與被屏蔽,不能查看對應好友的朋友圈;
............
我們做基礎功能測試,就需要對朋友圈具有的所有功能進行測試。
發朋友圈:我們可以通過短按或者常按朋友圈中的照相機圖標,分別發起圖片版或文字版的朋友圈操作,在此過程中,我們需要關注進行發起操作的響應時間是否符合需求。然后就需要對發朋友圈進行全面的測試了,其中包括,正常發朋友圈,取消發朋友圈,多次發朋友圈等。如果需求中對朋友圈的內容有限定,例如不允許出現敏感字眼等。
2.可靠性測試
這里舉幾個朋友圈的可靠性例子:
1)短時間內頻繁進行發送、取消、以及刪除朋友圈的組合測試,看朋友圈相關功能是否正常;
2)微信打開后,手機鎖屏或切換到主界面,微信在后台是否會失效出現bug,並且朋友圈的功能是否會失效。
3.性能測試
性能測試主要對服務器的性能進行測試的。在App上,性能測試分為客戶端性能、服務器性能。
對客戶端性能我們主要關注的指標有:CPU占用率、內存占用率、流量耗用量等。舉個例子,如果發起朋友圈操作之前,手機的CPU使用率為30%,發起操作之后,忽然漲到了80%,不關閉朋友圈的相關操作,CPU使用率降不下來,那么對於整個朋友圈的性能問題就得需要我們去好好找原因了。
對提供朋友圈服務的服務器進行性能測試時,我們需要進行壓力測試、負載測試、穩定性測試。常用的工具就是Loadrunner了,主要關注的指標有:CPU、內存、響應時間等。
4.其他測試
例如:
1)在弱信號的情況,進行發朋友圈、看朋友圈等操作,測試其是否會產生其它未知故障。(例如對WiFi信號進行限速)
2)在不同的客戶端的兼容性測試,使用不同平台的客戶端進行朋友圈的功能測試。(例如使用不同廠商的手機、平板)
3)安全性測試(例如在朋友圈兒中輸入一些腳本程序代碼什么的,測試是否會將微信客戶端搞崩潰什么的。
站在用戶的角度
站來用戶角度來說,易用性是其評價軟件好壞最主要的一點,功能操作是否簡單明了,給出的提示是否清楚明白無二意,還有就是界面布局否美觀合理。
除此之外,我們還要模擬不同的用戶場景下的使用。把自己想象為不同的用戶(小白用戶,資深用戶),因為不同的用戶有不同的使用習慣,這也類似於發散測試,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