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iPath創建高可用的網頁元素選擇器


如果你只會使用UiPath Studio自帶的indicate element,而看不懂也不會修改indicate element生成的選擇器代碼。

那你肯定無法完成一個高可用的網頁元素選擇功能。

一旦該網頁發生一點細微的變化,都極大可能導致選擇器失效。

 

那么創建一個高可用的網頁元素選擇器,有哪些原則?

 1,優先選擇權重高的標簽

根據屬性的變化可能性、與業務關聯度等維度評價,對屬性進行權重排序。

以權重進行排序,優先選擇權重高的。

通常情況下:

id = name > class >=tag>aaname/innertext>css-selector>=idx

 

2,減少不必要的輔助篩選屬性

除了id或者aaname可以作為精准定位的屬性外,大多數屬性無法承擔單獨精准定位的任務,通常需要多個輔助屬性共同完成。

例如,如果有id這個精准的屬性定位,就要減少諸如css-selector這種屬性,與id共同進行篩選。

因為css-selector變化性更高。

 

3,理解網頁的場景,找出元素核心屬性

關聯於業務又脫離具體數值的最佳。

當一些元素沒有id、name等高權重,又足夠精准的屬性時。

我們需要對元素場景,又足夠充分的理解。

以此來判斷,到底是采用哪些屬性進行篩選,class,css-selector,aaname。

部分網頁中,一些權重高的屬性是變化的,比如一些網頁元素的ID,每次訪問都不一樣。

我們需要避免使用這些屬性。

 

4,不局限於元素本身,觀察周邊元素

當一些元素沒有id、name等高權重,又足夠精准的屬性時。

不妨看看父元素和子元素,是否具有高權重的屬性。

例如依托於parentid,parentclass,parentname從父類元素來尋找目標元素。

依托於css-selector的層級篩選,找到子元素,進行高權重的id、name、class篩選。

 

除此外,我們還可以善於*和?通配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