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內容開始------------
這里就說明一下
-
建模思路有何不同?
-
如何選擇軟件進行有效的學習?
1、Rhinoceros簡介
Rhino是基於
2、Solidworks簡介
Solidworks最早是機械設計行業主要使用的軟件。在3D建模軟件領域里,實體這個概念用簡單的話來說就是這個模型你切開來會和現實的物體一樣有一個橫截面,不是空心的。所以Solidworks軟件就算是使用曲面建模方式建模,在模型成型之后也必須要把模型轉化成實心的特征,即實體模型。
3、Rhinoceros和Soldworks的使用比較
Soldworks的程序建模邏輯是基於實體和特征來創建模型,這一點與犀牛Rhino非常不同。
相對於Solidworks的基於實體建模來說,基於Nurbs曲面創建3D模型的Rhino能夠很快速的做出差不多接近草圖樣式的外殼模型,這個外殼是由沒有厚度的Nurbs薄片拼接組成的,主要目的是把產品的最外表面結構塑造出來。
一般比較少在Rhino里去創造內部結構,因為rhino在建模的過程中對於穿面、破面一類的細微錯誤較少。它是一款更偏重在設計前期快速完成產品成型的3D建模軟件,可以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完成一些曲面不是過於復雜的3D造型。
Solisworks在創建單個模型的時候可以很輕松的把一堆實體模型堆在一起成為實體,最后選擇抽殼命令。Solidworks的抽殼和Rhino在對用戶習慣上是不一樣的,在Solisworks里,你做錯一步,那就完全無法繼續下去,會不斷接收到模型錯誤的信息,只有把模型的結構徹底調整清楚以后才能繼續后續的操作。
另外,Solidworks里的抽殼通過不斷阻止用戶創建不合理的幾何形狀,直到模擬出現實當中才能做出的真實產品造型。抽殼除了能夠節約原料之外,結合上內部結構的加強筋能夠讓產品結構更加堅固。
學習Solidworks還能更多地了解一點點工業生產模具的工作流程,這樣能夠很直觀的理解它的建模思路,它的運作方式就像是在電腦的虛擬空間里模擬創造了現實當中一個一個的實體零件。
值得一說就是Solidworks的裝配體文件,能夠模擬實體零件與零件之間的組合方式,因此能夠最大程度上的模擬真實世界里的零件與零件之間的裝配以及實體物體在現實當中的幾種基本機械運動,例如直線運動,旋轉,重力模擬等等,如圖所示:
4、舉例說明一下
比如在創建連續復雜的曲面造型時,我們可以把這個復雜模型的表面拆分成不同的曲面再進行組合,只要不涉及嚴格還原零件與零件之間物理層面上的合理組合,用rhino能夠很快完成這樣的造型,比如下圖這個電熨斗和可樂拉罐建模,如圖所示:
由於電熨斗和可樂拉罐的表面是多個連續的曲面組合,特別是電熨斗把手部分和與把手連接的曲面都是過度和緩的連續曲面,這時候我們可以嘗試把這個電熨斗拆分成不同的面片來創建它的3D模型。
像上圖這樣拆分模型的方法,根據對這個立體造型的拆分拓撲方式有很多種,我一般建議大家根據物體的最突出特征來安排拆分的線條。比如軸對稱線、明顯的轉折處,至於選擇曲面與曲面的接縫處到底是舒緩的表面還是轉折的區域要根據特定模型的造型來判斷。
Solidworks里有一個抽殼命令和Rhino里的曲面偏移非常像,都是把物體做出具有厚度的外殼的結果,如圖所示 :
5、總結一下
綜上所述,總結Rhino和Solidworks兩個軟件的各自的用途:
-
如果僅僅只是做造型設計這一部分,rhino就足夠滿足大部分普通造型的需求。
-
如果想要讓自己的設計項目有一定的合理基礎機械結構功能,或者說能夠在現實中更好的還原出來,比如3D打印,選擇使用solidworks這一類的軟件會更好。
------------恢復內容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