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一:手動掛載
1、新建本地源存儲目錄
root@suse:mkdir /mnt/cdrom
2、創建zypper本地源
root@suse:zypper ar file://mnt/cdrom local-source
3、添加完本地源,會在/etc/zypp/repos.d/目錄下生成local-source.repo
root@suse:cat /etc/zypp/repos.d/local-source.repo
[local-source]
name=local-source
enabled=1
autorefresh=0
baseurl=file:/mnt/cdrom
type-NONE
mount /dev/sr0 /mnt/cdrom 光盤掛載
zypper lr:列出所有本地源
如果用法一掛載的話比較麻煩,每次開機都要執行mount /dev/sr0 /mnt/cdrom掛載一次,所以我們可以設置為自動掛載,命令如下:
法二:開機自動掛載
[root@server ~]# cd /etc/init.d/
[root@server init.d]# vim mtyum.sh (新建一個mtyum.sh腳本)
#! /bin/bash
#add for chkconfig
#chkconfig: 2345 70 30
#description: mount yum #簡短描述
#processname: mtyum #進程名
mount /dev/sr0 /mnt/cdrom
*2345是指腳本的運行級別,即在2345這4種模式下都可以運行,234都是文本界面,5就是圖形界面X
70是指腳本將來的啟動順序號,如果別的程序的啟動順序號比70小(比如44、45),則腳本需要等這些程序都啟動以后才啟動。
30是指系統關閉時,腳本的停止順序號。*
給腳本添加執行權限:
[root@server init.d]# chmod +x mtyum.sh
[root@server init.d]# chmod +x mtyum.sh
利用chkconfig命令將腳本設置為自啟動
[root@server init.d]# chkconfig --add mtyum.sh
法三:開機自動掛載
以上開機掛載相對比較麻煩,需要自己建一個腳本,再添加到chkconfig中。其實還有一種簡便的方法,可以直接修改系統文件 /etc/fstab 即可
以上總共六個參數,我們只需添加前面三個就可以,后面默認。其中1,2 參數使我們掛載類容,3 參數為磁盤格式。
注:修改配置文件后,系統不能立即生效,我們還需在終端中在執行掛載一次即可。
綜上所述,兩種掛載方式都可以,就看個人喜好,我個人覺得兩種都學會比較好,因在不同發行版中都有些差別。用到時,不會書到用時方恨少吧。
不同linux安裝命令
CentOS中的yum,
Debian中的apt-get等類似,
Suse 有兩個包管理器,一個是yast2,一個是zypper,這里采用zypper進行安裝。
apache2安裝
查看apache所有安裝包
zypper se apache2
安裝apache2,因安裝了一個apache2,測試沒有效果,故在網上搜了一下把后面的安裝包都安裝了一遍,測試后顯示 it works!,說明此服務安裝成功
注:在安裝以下包時,還是查看系統當前是否有這些包,以避免安裝時報錯
zypper in apache2 apache2-doc apache2-example-pages apache2-utils apache2-prefork apache2-mod_perl apache2-mod_php5
吐槽:個人感覺不喜歡suse包管理,就比如說安裝apache服務,相對紅帽來說頗為復雜。紅帽只需安裝一個httpd即可,此需要安裝多個包。之后www服務也是找了半天,一般紅帽,德班都是在 /var/www,但suse在 /srv/www里。
service apache2 start:啟動服務
service apache2 stop:停止服務
service apache2 status:服務狀態
service apache2 restart:重啟服務
service apache2 enable:開啟自啟
詳細zypper講解: http://www.ha97.com/27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