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hell常用命令總結


1.復制整個文件夾下所有文件(不包括文件夾)

sz dir_name/*

2.新建文件夾

mkdir dir_name

3.進入磁盤/文件夾

cd  /F  #進入F盤

cd ..    #返回上一級

ls        #顯示當前目錄下的文件及文件夾列表

4、下載/上傳文件

sz file_nale  #下載名稱為file_name的文件夾

rz   選擇文件  #文件上傳

5.刪除文件

rm ./*     #刪除當前文件夾下所有的文件

rm a.txt  #常規刪除a.txt文件

rm -f file.log #強行刪除file.log文件

rm -R dir dirname #刪除dirname 目錄下的所有東西

rm -R和rm -r有什么區別

一、用途不同

1、rm -r :rm -r 只能用於刪除bai文件,不能用於刪除文件夾。

2、rm -R:rm -R既能用於刪除文件,也能用於刪除文件夾。

二、范圍不同

1、rm -r :rm -r的刪除范圍是刪除當前輸入位置的文件。
2、rm -R:rm -R的刪除范圍是刪除當前輸入的目錄文件夾里文件及其子目錄里的文件。

三、數量不同

1、rm -r :rm -r只能刪除指定的一個文件,不能同時刪除多個文件。

2、rm -R:rm -R既能刪除指定的一個文件,也能通過刪除指定的一個文件夾實現多個文件的刪除。

 

 在XShell上面,很多我們日常使用的快捷鍵是不能用或者意思不同的,比如CTRL+C,這個在XShell中是強制退出運行程序的意思。如果需要復制,就先選中,然后右鍵-復制。如果需要粘貼,那么先選中,然后右鍵-粘貼。

       下面是常見的ubuntu指令:

Tab鍵 最常用命令,補全路徑

mkdir 新建目錄命令,后面接目錄名字,如 mkdir test 在當前目錄中建立名為test的目錄

mkdir -p test/test1/test2/test3  在當前目錄下建立嵌套子目錄

cd  進入目錄命令,后面接你要進入的目錄(對應電腦上的文件夾),如cd  /etc/nginx/

cd / 切換到根目錄

cd ..  切換到上一級目錄

cd test 切換到當前目錄下的test目錄

vi 編輯文件的命令,后面接你要編輯的文件名帶格式 , 如vi 11.txt 用vi編輯文件11.txt

cat 顯示文件內容 如cat test.txt 就是顯示test.txt的內容

cp 復制命令,后面接你要復制的源文件和新文件名, 如 cp php.ini  new-php.ini

ls 列出當前目錄下所有的文件及文件夾 ,ls -a 表示加上隱藏文件全部列出

wget 下載文件到當前目錄,后面一般接文件的URL地址, 如

wget --no-check-certificate http://wordpress.org/latest.tar.gz  下載wp最新版本文件的意思

mv 移動命令,后面接源文件和目的目錄 , 如 mv   wp-config.php   /var/www

rm 刪除命令,后面接文件名,rm不會刪除目錄,如果使用 rm 來刪除文件,系統會先詢問是否刪除。如果是用的rm -f 則強行刪除file,系統不再提示。 如果是rm -r 就會刪除整個文件夾

      在Windows的DOS操作界面,清屏的命令是cls,那么在XShell里面的清屏命令是什么呢?

1、clear命令:這個命令將會刷新屏幕,本質上只是讓終端顯示頁向后翻了一頁,如果向上滾動屏幕還可以看到之前的操作信息。

2、Ctrl+l(小寫的L):這是一個清屏的快捷鍵,清屏效果同clear命令一樣。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