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發送字符串的代碼寫法


1、字符串的發送

  這里主要說的是在特殊情況下發送字符時代碼的寫法,特殊情況指的是:

  (1)調用發送字符串函數“發送完”本機立即掉電;

  (2)調用發送字符串函數“發送完”從機立即掉電;

  (3)調用發送字符串函數“發送完”立刻進入待機或停機;

  上面(1)、(2)兩種主要用於芯片對電源控制的項目中

  這里主要說的是兩個標志位:USART_FLAG_TXE 和 USART_FLAG_TC

  USART_FLAG_TXE發送緩沖區空標志:說明可以往數據寄存器寫入數據了,但並不代碼數據發送完成了。

  USART_FLAG_TC發送完成標志:這個才是代表USART在緩沖區的數據發送完成了,即從機接收到了數據。

  這兩個標志的區別在於:它們分別表示數據在發送過程中,在兩個不同的階段中的完成情況。TXE 表示數據被從發送緩沖區中取走,轉移到的移位寄存器中,此時發送緩沖是空的,可以向其中補充新的數據了。而 TC 則表示最后放入發送緩沖區的數據已經完成了從移位寄存器向發送信號線 Tx 上的轉移。所以,判定數據最終發送完成的標志是 TC,而不是 TXE.

  下面講述在不同代碼寫法下,得到不同實驗效果:

  (1)、寫法一

  這種寫法在不是特殊(不掉電、不待機等)情況下,問題不大,USART數據會成功發送出去。 但是在上面說的特殊情況下,問題就來了,代碼只將數據放到了發送緩沖區,而沒有發送出去就掉電或待機了,這個時候其實最后兩個字符是沒有發送出去的。

  (2)、寫法二

 

  這種寫法達到的效果和上面存在不同的就是倒數第二個數據發送出去了,也就是只有最后一個字符是沒有發送出去的。

  (2)、寫法三

 

  這種寫法達到的效果和上面兩種寫法有不一樣,發送了10個字符。

  (4)、寫法四

 

  這種寫法按理說可以實現功能,但實際多次試驗結果確實第一字節數據丟失了。

  (5)、寫法五

 

  這種寫法是比較完成,為了保守起見,在特殊情況下使用該寫法。

 轉自:https://blog.csdn.net/ybhuangfugui/article/details/52755954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