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看看它長什么樣:
for(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
表達式4;
}
執行順序:
1)第一次循環,即初始化循環。
首先執行表達式1(一般為初始化語句),再執行表達式2(一般為條件判斷語句),判斷表達式1是否符合表達式2的條件,如果符合,則執行表達式4,否則,停止執行,最后執行表達式3.
2)換個姿勢再來一次:
首先執行表達式2,判斷表達式3是否符合表達式2的條件;如果符合,繼續執行表達式4,否則停止執行,最后執行表達式3.如此往復,直到表達式3不再滿足表達式2的條件。
總結:
執行順序是一致的,先進行條件判斷(表達式2),再執行函數體(表達式4),最后執行表達式3。
如此往復,區別在於,條件判斷的對象,在第一次判斷時,是執行表達式1,初始化對象,后續的判斷對象是執行后的結果(表達式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