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rome或Firefox瀏覽器的擴展插件倉庫里搜vue devtool,安裝Vue.js devtools后結合下面這張官方動圖,其他就不多說了,這不是本文重點。
針對vue-cli webpack官方腳手架,打開build/webpack.dev.conf.js文件,找到下面這句:
devtool: '#cheap-module-eval-source-map',
將其修改為:
devtool: '#eval-source-map ',
要修改的地方已經都改好了,就是這么簡單,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現在是具體調試了。假設我們想調試App.vue這個組件,可以在想要調試的代碼前添加debugger方法,如下圖所示:
然后運行npm run dev(如果你沒改命令的話,默認開始命令是這個),啟動服務后刷新頁面(刷新前先把瀏覽器開發者工具打開),可以看到在程序進入App.vue組件mounted這個組件生命周期鈎子里后,指定到debugger處時程序就被debug了。如下圖所示,剩下的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可以看到,此處顯示的代碼就是我們組件里的實際代碼,並非被我們編譯混淆后的那種代碼,可讀性非常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