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服務的上線主要分為三個方面:首先是和微服務上線的相關管理人員提交確認微服務相關屬性,然后是將一些重要的事項進行配置,最后是通過微服務部署平台進行可視化簡單快捷的微服務部署。
1. 微服務相關屬性
微服務所屬的服務名稱及微服務名稱
SLA指標:Service-Level Agreement,服務等級協議。服務的SLA是服務提供者對服務消費者的正式承諾,是衡量服務能力等級的關鍵項
SLA的相關參數:
請求成功率:測量周期內服務成功應答的請求占總請求數的百分比
可用性:測量周期內,服務可用時間所占百分比
數據一致性:服務消費者調用服務接口寫入數據后馬上調用服務接口讀取,是否可以讀到寫入的數據內容
吞吐量:每秒鍾處理的請求數
TP50請求時延:服務運行周期內50%的請求時延低於定義的值
TP99.9請求時延:服務運行周期內99.9%的請求時延低於定義的值
屬於哪個特性
SDM信息:微服務的使用接口以及監聽端口之類的信息(用戶比較關心)
2. 相關重要的配置
如果是website微服務,需要對js腳本進行打包編譯
數據庫:配置數據庫連接池相關參數
鑒權:也就是對用戶權限的鑒定,分為身份認證和權限驗證,根據微服務歸屬於運維面還是租戶面,決定配置OM角色鑒權、IAM鑒權還是SIA鑒權(配置right.json和policy.json)
參數校驗
升級不斷服:比如可以部署主備
內存調優:在start.sh中配置jvm啟動參數
安全加固安全頭添加
新增腳本和配置文件登記到安全文件列表
3. 部署到微服務部署平台
創建微服務工程,本地改配置編譯:
重置mavne配置文件,換成我司的公共maven.xml
設置工程運行時環境,工程目錄及command line
各個子項目的pom文件要改配置
編譯運行項目
使用git命令同步代碼到遠程服務器
重新部署項目流水線
微服務部署
關聯部署平台的部署環境
開發增刪改查接口(根據業務和restful API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