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H2SO4)、硝酸(HNO3)、冰醋酸(CH3COOH)是純凈物。
*鹽酸、濃/稀鹽酸/、濃/稀硫酸/、濃/稀硝酸是混合物。
*氨氣(NH3) ≠ 液氨(液態NH3) ≠ 氨水(NH3的水溶液)
*氯氣(Cl2) ≠ 液氯(液態Cl2) ≠ 氯水(Cl2的水溶液)
一、電解質
電解質:
定義: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狀態下能導電的化合物。
酸、鹼、鹽、金屬氧化物、水(H2O)。
強電解質(完全電離):強酸[六大無機強酸:鹽酸(HCl)、硫酸(H2SO4)、硝酸(HNO3)、氫溴酸(HBr)、氫碘酸(HI)、高氯酸(HClO4)]、強鹼{鉀鈉鈣鋇:氫氧化鉀(KOH)、氫氧化鈉(NaOH)、氫氧化鈣[Ca(OH)2]、氫氧化鋇[Ba(OH)2]}、鹽{醋酸鉛[(CH3COO)2Pb][Pb(AC)2]除外}、活潑金屬氧化物。
弱電解質(不完全電離):弱酸、弱鹼、醋酸鉛[(CH3COO)2Pb][Pb(AC)2]、水(H2O)。
非電解質:
定義: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狀態下均不能導電的化合物。
非金屬氧化物[二氧化碳(CO2)、二氧化硫(SO2)、三氧化硫(SO3)]、氨氣(NH3)、磷化氫(PH3)、有機物[甲烷(CH4)、乙醇(酒精)(C2H5OH)](有機酸除外)[甲酸(蟻酸)(HCOOH)、乙酸(醋酸)(CH3COOH)]。
注:1.金屬單質能導電,但是它們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是單質(Fe、Cu)。
2.酸在熔融狀態下不能導電,但是它們是電解質(HCl、H2SO4、HNO3、etc.)。
3.CO2、SO2、SO3、NH3在水溶液中能導電(與水反應生成H2CO3、H2SO3、H2SO4、NH3·H2O),但是它們不是電解質,是非電解質。
4.有些混合物能導電,但是它們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是混合物(鹽酸、NaCl溶液)。
5.難溶性鹽在水溶液中不能導電,但是它們是電解質,是強電解質(BaSO4、AgCl、CaCO3)。
二、電離方程式
NaCl = Na+ + Cl-
H2SO4 = 2H+ + SO42-
Na2CO3 = 2Na+ + CO32-
CaCO3 = Ca2+ + CO32-
NaHCO3 = Na+ + HCO3-(HCO3- ⇌ H+ + CO32-)
NaHSO4(NaHSO4相當於一元強酸):
水溶液中:NaHSO4 = Na+ + H+ + SO42-
熔融狀態下:NaHSO4 = Na+ + HSO4-
NaHSO3 = Na+ + HSO3-
CH3COOH ⇌ CH3COO- + H+
NH3·H2O ⇌ NH4+ + OH-
H2O ⇌ H+ + OH-
H2CO3:
H2CO3 ⇌ H+ + HCO3-
HCO3- ⇌ H+ + CO32-
H3PO4:
H3PO4 ⇌ H+ + H2PO4-
H2PO4- ⇌ H+ + HPO42-
HPO42- ⇌ H+ + PO43-
Cu(OH)2 ⇌ Cu2+ + 2OH-
Fe(OH)3 ⇌ Fe3+ + 3OH-
注:
1.強電解質等號(=),弱電解質可逆號(⇌)。
2.多元弱酸,分步電離,分布書寫。
3.多元弱鹼,分步電離,一步書寫。
三、導電性
導電性的影響因素:離子濃度、離子所帶的電荷數。
1.離子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強。
2.在離子濃度相同時,離子所帶的電荷數越多,導電性越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