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件測試框架2


一、測試過程

1.   測試階段

2.   回歸測試

1) 回歸測試可以發生在單元測試、集成測試、系統測試的任意一個階段

2) 回歸測試的職責

a) 驗證缺陷修復是否正確

b) 驗證系統變更是否影響以前的功能,重復測試

3) 回歸測試重復測試策略

a) 完全重復測試(工作量巨大,考慮使用自動化測試)

b) 選擇重復測試

i. 覆蓋修改法

ii. 周邊影響法

iii. 指標達成法

3.   測試活動

整個測試過程分為4個測試階段,每個測試階段又細分為4個測試活動

1) 測試計划

a) 測試主管或測試經理編寫

b) 測試計划是管理型文檔

c) 測試計划主要包括測試范圍what、人員分配who、時間安排when、風險評估

2) 測試設計

a) 資深測試工程師/高級測試工程師編寫

b) 測試方案文檔是技術性文檔

c) 測試方案主要包括測試方法、測試策略、測試工具、測試環境等

3) 測試實現

a) 測試工程編寫測試用例

b) 測試用例是技術性文檔

c) 測試用例文檔主要羅列每個功能詳細的測試點

4) 測試執行

a) 測試工程師執行,依據測試用例,執行操作軟件,並驗證軟件的實際結果與預期結果是否一致

b) 若不一致,提交缺陷報告

c) 跟蹤並驗證缺陷

d) 填寫測試記錄、測試日報(匯報每天執行用例數,通過數、失敗數、bug數)

4.   測試模型

1) V模型

a) 總想看,左邊是開發流程,右邊是測試流程

b) 橫向看,左邊開發的輸出,作為右邊測試的輸入

c) 缺點:測試工作安排在編碼之后,違背了盡早啟動測試的原則

2) W模型  

a) 雙v,一個v描述的是開發流程,一個v描述的是測試流程

b) 強調測試工作盡早介入,在需求階段介入測試,與開發並行

 

 

二、系統測試

1.   測試范圍:

整個系統的功能及非功能(性能、兼容、安全、界面等)

2.   測試依據

需求規格說明書SRS

3.   測試方法

黑盒測試

4.   評估基准

需求覆蓋

5.   測試策略

1) 功能測試

2) 性能測試

補充面試題:負載測試與壓力測試的區別

負載測試:不斷增加服務器的並發用戶數,測試在預期並發下,系統的性能響應情況(見好就收)

壓力測試:不斷增加服務器的並發用戶數,測試在極限情況下,系統的性能響應情況(使勁折騰)

3)      界面測試

4)      兼容測試

思路:

a) 硬件兼容(各種屏幕尺寸台式機、筆記本、ipad、手機)

b) 軟件兼容

                               i.操作系統的兼容(win7、win10、linux、MacOS、android、IOS)

                              ii.數據庫不同版本的兼容

                             iii.瀏覽器的兼容(ie、Firefox、chrome、Safari)

                             iv.被測軟件前后版本的兼容

5) 安全測試

6) 易用性測試

7) 可靠性測試

8) 文檔測試

9) 安裝測試

10) 升級測試

11) 卸載測試

12) 容量測試

13) 接口測試

6.   系統測試執行活動

寫用例的時間比上測試的時間:2:1  

1) 搭建測試環境

2) 冒煙測試/預測試:

a) 在系統測試之前,找1-2名有經驗的測試工程師對軟件的基本功能進行測試,目的檢驗是否可以開展系統測試執行活動(用例優先級最高的先過一遍)。若冒煙測試過程中發現了致命級別的問題,或者是大量的基本功能出現問題,則冒煙測試不通過,測試被掛起,將該軟件版本返給開發人員,只有冒煙測試通過后,才展開系統測試執行活動。

3) 轉系統測試評審(可選)

4) 執行系統測試用例,填寫測試記錄,提交測試日報

5) 提交缺陷報告,反饋並跟蹤缺陷的解決,進行缺陷的管理

6) 撰寫並評審測試總結報告

三、軟件質量

1.   質量的定義

質量就是實體基於這些實體特性滿足需求的程度

2.   軟件質量的層次

1) 滿足需求規格

2) 滿足用戶的顯性需求

3) 滿足用戶的實際需求(顯性需求+隱性需求)

3.   影響軟件質量的因素(質量鐵三角)

1) 組織

2) 技術

3) 流程

4.    軟件質量模型(重點)  

1) 功能性

a) 適合性:滿足用戶的基本需求

 i.Word中新建、打開、輸入文字、保存文檔等基本功能

ii.淘寶中提供注冊、登錄、下單、支付、物流跟蹤的基本功能

b) 准確性:提供的功能是否准確,精度是否夠

i.Word中文字對齊、字號調整等

ii.淘寶中商品金額精度准確,地址提供完善准確等

iii.餓了么中的定位功能

c) 互操作性:與其他軟件的接口功能正常,同一軟件不同版本互相匹配

i.Word中微信登錄,超鏈接調用瀏覽器,word的不同版本的互相匹配

ii.餓了么中的微信支付

d) 保密安全性

i.Word中提供文件加密功能

ii.敏感信息加密傳輸

e) 功能性的依從性:符合國標、行標、用戶習慣等

2) 可靠性

a) 成熟性:能很好地處理軟件的內部錯誤

b) 容錯性:能很好地處理軟件的外部錯誤

c) 易恢復性:軟件出現故障或失效后能夠恢復的能力

d) 可靠性的依從性

3) 易用性

a) 易理解性

i. Word中未選中文本時,右鍵菜單中的復制、剪切置灰顯示

b) 易學性:提供幫助信息

c) 易操作性:操作步驟不要太多,菜單級別不要超過3級

d) 吸引性:界面美觀,布局合理

e) 易用性的依從性

4)效率性

a)時間特性:用戶完成一個操作需要消耗的時間

i.258原則:

2秒以內,用戶良好

2-5秒以內,用戶可以接受

5-8秒以內,用戶可以忍受

8秒以上,用戶無法忍受,放水拉閘卸載不能慣

b)資源利用性:消耗用戶硬件設備的資源,包括CPU、內存、流量、電量等

c)效率的依從性

5)可移植性/兼容

a) 適應性:兼容性,適應不同的環境(硬件環境,軟件環境)

b) 易安裝性:在不同環境下安裝是否方便

c) 共存性:軟件能和其他軟件(競品軟件、殺毒軟件)共同使用

d) 易替換性:軟件升級和降級方便  

6) 維護性 (內部質量)

a) 易分析性:是否容易分析、定位缺陷

b) 易改變性:增加功能是否便捷

c) 穩定性:修改盡量少

d) 易測試性:直觀看到頁面打開時間

5.   軟件質量管理體系

1) ISO9000

ISO:國際標准化組織

2) CMM:能力成熟度模型,用於評估軟件承包商的能力

(a) 初始級Initial:不可預測並且缺乏控制

(b) 可重復級Repeatable:結果標准化,可重復以前的主要經驗

(c) 已定義級Defined:過程被描述,並得到良好理解

(d) 已管理級Managed:過程被量化並受控

(e) 優化級Optimizing:可持續優化,持續改進,關注過程改進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