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 Segment Routing?
-
Segment Routing (分段路由,簡稱 SR)是基於源路由理念設計。節點(路由器 / 主機)選擇路徑,並引導數據包沿着該路徑轉發。
-
Segment Routing 在數據包頭報文中插入帶順序的 Segment 列表,以指示接收到的這些數據包的節點怎么去處理和轉發數據包。
Segment Routing 相關概念
-
Segment:節點針對所接收的數據包要執行的指令,包括:最短路徑轉發;通過特定接口轉發;將數據包轉發到特定應用 / 服務實例等。
-
Segment Identifier (SID):用於標識 Segment。在轉發時可映射為 MPLS 標簽。
-
Segment List:通過把多個 SID 組合成一個有序的列表,可以引導數據包到網絡的任何路徑。例如:{16002,16003,16005,16006}。
-
全局 Segment:SR 域中的所有啟用 SR 的節點均支持與全局 Segment 相關的指令,且每個 SR 節點在其轉發表中均安裝全局 Segment 的指令。
-
本地 Segment:只有生成本地的 Segment 的節點支持與該本地 Segment 相關的指令,且只有生成本地的 Segment 節點在其轉發表中安裝相關指令。
-
SRGB (Segment Routing Global Block):是用於全局 Segment 的 SID 的集合。SRGB 中的第一個標簽值+SID index (索引)= 全局 SID 的標簽值。本地有效。
Segment Routing 控制平面
SR 控制平面當前支持鏈路狀態 IGP (ISIS/OSPF)以及 BGP。
IGP Segment 將 Segment 信息包括在 IGP 通告中,僅需要對鏈路狀態 IGP 做少量的擴展,這樣 IGP 網絡中的所有節點都能接收到 IGP segment。
-
Prefix SID:此 Segment 與該 IGP 通告的一條前綴相關聯。全局 SID,手工分配。
-
Node SID:是 PrefixSID 的子類型。它與標識特定節點的環回接口的主機前綴,即 route-id 的 Segment。全局 SID,全局可見,全局有效,手工分配。
-
Anycast SID:在 SR 域中的多個節點上分配相同的單播前綴,就會使得該單播前綴成為 Anycast 前綴。全局 SID,全局可見,全局有效,手工分配。支持負載均衡和冗余。
-
Adjacency Segment:Adj-SID 是與單向鄰接相關聯的 Segment。使用 Adj-SID 轉發流量被引導至指定鏈路(接口),而不管最短路徑如何。本地 SID,全局可見,本地有效,動態分配。
Segment Routing 數據平面
-
SR 的 MPLS 數據平面可以利用現有的 MPLS 架構,通常稱為 SR MPLS。SID 對應 MPLS 標簽;Segment List 在 MPLS 數據包中被表示為 MPLS 標簽棧。適用於 IPv4 和 IPv6 地址族。
-
SR 的 IPv6 數據平面實現通常稱為 SRv6,通過使用 IPv6 擴展報頭 Segment Routing Header (SRH)實現,Segment 體現為 IPv6 地址。Segment List 被編碼為 SRH 中的含有多個 IPv6 地址的有序列表。
Segment 轉發路徑
-
ST-BE (Best Effort):最短路徑轉發。這與 LDP 轉發數據類似。
-
從節點 1 到前綴為 60.6.6.0/24 的網段(Prefix-SID 17006)。所有節點通過 IGP 學習到 Prefix-SID 17006,之后 IGP 通過 SFP 算法得到一條去往 60.6.6.10 的最短路徑。
- 嚴格顯示路徑 SR-TE (Traffic Engineering):基於 Adj-SID,頭節點指定嚴格顯示路徑(Strict Explicit)。
- 松散路徑 ST-TE:顯示路徑與最短路徑相結合(Adj-SID +Node-SID,LooseExplicit)。
Segment Routing 的優勢
-
Segment Routing 部署簡單,不需要 LDP/RSVP 信令協議,僅通過 IGP 完成標簽分發和路徑計算即可。轉發層面,不需要改變網絡當前的 MPLS 轉發架構。
-
SID 雖然使用了 MPLS 的標簽形式,但同時蘊含了一個轉發指令。
-
Node-SID/ Prefix-SID:指示設備按照最短路徑進行轉發,同時支持負載分擔。
-
Adj-SID:指示設備按照指定的出接口進行轉發。
-
SR 基於 IGP 協議擴展,比 LDP/RSVP 部署更加簡單。沒有信令交換,對網絡設備的資源消耗少。
-
沒有 LDP,就不存在於 IGP 的同步問題。在冗余鏈路故障保護時,就不會發生路由黑洞問題。提供 100% 的 TI-LFA (Topology Independent Loop FreeAlternate) FRR 保護。
-
SR-TE 在頭節點對報文進行路徑編排,中間節點不需要維護路徑信息,配置簡單。比較 RSVP,更容易組建大規模網絡。
-
更好的實現 SDN。提供集中控制和分布轉發之間的平衡。
-
采用源路由技術,通過頭節點控制編排路徑,網絡可以快速響應上次應用的需求。
關鍵詞:Segment,Routing, 分段路由 , 轉發路徑,簡介,優勢,控制平面,數據平面,SID,Segment Identifi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