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簡單的正交試驗教程,一次搞懂它!


大家好,今天要分享的是正交試驗設計與結果檢驗過程。

正交試驗設計時試驗優化的常用技術。它可以通過科學合理地設計,達到用較少的試驗次數,取得較為准確可靠的結果。

 

正交試驗設計一般包括以下幾步:

①確定研究因素和指標水平;②制作成正交試驗表格;③實施試驗;④試驗結果分析

 

用一個例子來說明,某網站推出了不同規格的電腦,想了解哪種方案銷售量最好。

 

在不使用正交表的情況下進行測試,嘗試所有可能的方案總共3×3×3=27種。這樣做當然可以,但是出於時間、成本的考慮,不能把每種情況都實現,那有沒有更省時高效的方案呢?

 

 

①確定因素和水平

因素是指作為研究對象的參數或指標。水平是一個因素的可取值的。例如,性別有兩個取值,即男性和女性,因此有兩個水平。

從上面的表格中可知,本次試驗共確定3個因素分別是尺寸、顏色、價格。各因素確定如下:

 

②制作成正交試驗表格

進入SPSSAU系統,選擇【實驗/醫學研究】--【正交實驗】。

 

SPSSAU正交試驗

 

正交設計表

 

通過正交設計我們將27種方案減少至9種,可以極大簡化試驗次數。

 

*特別說明

正交表有很多種,但是通常都會使用符號Ln來表示。L是正交表的符號,N是實驗次數。

比如,L4.2.3,代表着需要做4次試驗,2水平的因素共有3個。

再如,L8.2.4.4.1,代表着需要做8次試驗,2水平的因素有4個;4水平的因素有1個。

如果在【自動生成正交表】沒有匹配的正交表,可以在【自選正交表】中選擇,包括下拉選擇常用正交表,以及輸入正交表ID查看更多正交表。

 

③實施實驗

選定正交表,將試驗因素與各因素水平,代入正交表中。按設計的試驗方案進行試驗。

 

④試驗結果分析

得到試驗結果后,將試驗數據填入表格,上傳到SPSSAU系統中進行分析。

選擇【進階方法】--【三因素方差】,進行分析。

三因素方差分析結果-SPSSAU

結果顯示,價格因素是影響銷量的核心因素,顏色次之,尺寸影響最小。

同時,可使用[通用方法]--[方差]查看各因素不同水平的對比結果及趨勢圖。

 

各因素趨勢圖

 

通過對比趨勢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定價在3500元時銷售量最好,尺寸為L最好,顏色為黑色時最好。

綜合考慮,最佳組合方案為價格3500元、尺寸L、顏色為黑色。

 

其他說明

有可能得到正交表完成實驗數據后,進行后續方差分析,無法進行交互作用的研究,此類情況需要提前預防。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內容,登錄SPSSAU官網了解更多。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