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ntOS 7.6(1810)安裝


一、安裝前准備
1.1 系統鏡像
雖然centos8.0出來了,但是目前centos7在企業還是主流,這里我們安裝centos7.6版本,我是在清華大學鏡像站下載的,下載鏈接:https://mirrors.tuna.tsinghua.edu.cn/centos-vault/7.6.1810/isos/x86_64/CentOS-7-x86_64-Everything-1810.iso
1.2 vmware workstation
以前裝系統都是把系統鏡像刻錄成光盤,然后把光盤放入光驅來裝系統,現在企業一般都用虛擬化環境了,我們這里用vmware workstation來演示,這是一個虛擬化軟件,可以把你電腦的物理資源虛擬出另外一台電腦出來,在這個電腦上你可以安裝你想裝的大部分操作系統,這個軟件的安裝這里不贅述,網上有很多教程,可以百度搜索學習,我們從新建虛擬機開始,我用的是workstation15。

打開workstation 選擇菜單欄 【文件】---【新建虛擬機】

一直下一步,到這個界面,注意這里如果不是默認選擇【稍后安裝操作系統】需要自己手動選一下

客戶機操作系統選擇linux,版本選擇centos7 64位

下一步,根據需要配置虛擬機名稱和存儲位置,我這里默認就不改了

下面選擇虛擬機cpu和內存配置,linux需要的cpu和內存相對於windows低多了,一般如果你安裝帶桌面的linux可以配置大一點,如果不帶桌面的最小化安裝很低的配置就可以了,我這里演示帶桌面的linux系統,我就配置1核cpu,2g內存就可以了,只是稍微慢一點,個人電腦配置高的可以改成2核4g,這樣安裝也比較快

下一步,選擇網絡類型,這里面有4中網絡連接,
橋接網絡:虛擬機跟你的物理機屬於同一網絡,虛擬機需要分配跟你物理機同一網段的IP地址;
網絡地址轉換(NAT):虛擬機屬於你物理機的一個子網,可以理解為此時你電腦就是一台路由器,虛擬機分配了你路由器lan口的地址,虛擬機要上網必須轉換成你物理機網卡的地址才能上網;
僅主機模式:這個用的不多,除非你個人測試用,一般正式環境不會用的,這個模式等於是你物理機接了雙網卡,一塊鏈接路由器,一塊鏈接了一個虛擬網卡,這個虛擬網卡跟你的虛擬機屬於同一網絡,虛擬機只能和你物理機通信,訪問不了互聯網;
不使用網絡連接:這個不用解釋了。
我們這里選擇,網絡地址轉換:

下一步,選擇i/o控制器類型,這個是針對硬盤的設置,設置硬盤用什么類型的控制器,一般默認就行了,不用改

下一步,選擇虛擬磁盤類型,同樣默認

下一步,選擇創建新虛擬磁盤

下一步,設置磁盤大小,我這里測試20G就夠了,也可以寫大一點,無所謂,反正不是寫多少就給你多少的,只是一個數字,雖然你看到的是20G,實際是按照你的使用量來從物理機的硬盤上分給你空間,注意這里面選擇【將虛擬磁盤存為單個文件】,方便以后可以用U盤把虛擬機復制到其他電腦使用

下一步,別急着點【完成】,選擇【自定義硬件】

左面選擇【CD/DVD】,右面【連接】選擇ISO映像文件,選擇瀏覽,找到我們之前下載的centos7.6系統鏡像,加載進來,然后點【關閉】

至此,我們新建虛擬機就完成了,回到主界面應該能看到我們剛剛建立的虛擬機已經生成,選中這個虛擬機,然后點右側【開啟此虛擬機】

二、開始安裝
第一次啟動虛擬機,會自動檢測到光盤,從光盤啟動,到下面的界面

默認會選擇測試光盤並安裝Centos7,一般不需要檢測,我們選擇第一項安裝Centos7,按方向鍵上下來選擇,選擇以后等一會,到下面的界面,為了防止有些地方被擋住,我們全屏安裝,把鼠標點進虛擬機界面,然后按ctrl+alt+enter鍵進全屏模式,推出全屏模式再按一次就行
第一步選擇安裝語言,這里並不是系統語言,是你安裝操作系統期間,界面顯示的語言,最好是用默認的英語界面,因為要學習linux就要適應英語的環境,我這里默認,然后【Continue】

centos7的安裝界面不像centos6那樣每一項配置是一個頁面,而是把所有配置都放到一頁,界面如下

選擇DATE&TIME設置時區,選Asia/Shanghai,然后點Done

回到主界面,設置SOFTWARE SELECTION選擇安裝類型,這里面默認是最小化安裝,一般企業都會這么裝,后期需要什么軟件再裝,這樣既節省資源又節省時間,我們這里選擇一個帶桌面的類型安裝Server with GUI,然后選擇DONE,

回到主界面,要稍微等一會,因為選擇了安裝類型,需要做一些准備,等感嘆號消失,我們繼續配置INSTALLATION DESTINATION(安裝目標),就是硬盤分區配置,選擇I will config partioning 然后DONE

會出現一個磁盤分區界面,選標准分區,然后點+號創建分區

boot分區(一般500M,最多1g足夠),/分區是必須的(大小不一定,可以把剩下空間全部給根分區,也可以按需分配),但是為了使系統分區更合理,后期少麻煩我們加上/home分區(普通用戶家目錄),和swap交換分區(一般是內存的1.5倍,但是最大16g)
選擇分區,然后指定大小,最后選擇【Add mount point】,其他分區都差不多,不一一列出

注意:swap分區的文件系統類型是swap,其他的都是默認xfs,分區好了以后選擇DONE

選擇Accept changes

KDUMP 關閉,把勾去掉,kdump是用於內核崩潰時抓取日志,保存於系統中,然后可以分析崩潰原因的,會占用一部分內存空間,一般用不上,不需要開

回到主界面,設置NETWORK & HOST NAME,網絡和主機名,主機名默認是localhost.localdomain,根據需要更改就行了

網絡配置,點擊Configure打開網卡自動連接,IP是自動獲取的,不需要配置,如果是固定IP可以配置

其他的KEYBOARD鍵盤布局,LANGUAGE SUPPORT系統語言和SECURITY POLICY都不用配置,默認就行,選擇Begin Install開始安裝

安裝的時候可以設置root密碼和創建用戶,點DONE的時候,如果設置的秘密太簡單的話會提示密碼太弱了,不用管再點一次DONE就行了

創建用戶,並設置密碼

接下來就等系統裝完吧,差不多二十分鍾左右。安裝完成,重啟

重啟后,授權要設置一下,就像安裝一些軟件一樣,接受協議就行了,由於我安裝的時候這個地方截圖除了點問題,這里就不放圖了
網絡,之前安裝的時候設置過了,這里不設置了,直接FINISH,會再重啟一遍,重啟好了出來登陸界面,說明安裝好了,至此系統安裝成功,輸入用戶名和密碼進去開始使用吧。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