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ve-vlan
什么是NATIVE VLAN ,
具體有什么作用
可以更換為其它VLAN嗎?
以太幀通過Trunk時會被打上標記,(這個咱們上一節說過),Native VLAN(默認是VLAN1),
假設本端由VLAN1內部主機發送請求到對端 ,經過trunk時,發現為native vlan中的,則不打標記,直接進行轉發,到達對端以后,由於也是trunk接口,會進行查看,一看,我擦沒有標記,那么就會在自己本地的NATIVE vlan中進行泛洪
啥意思呢?
如圖
現在SW1設置E0/2口的trunk native vlan為10 ,SW2的native vlan為默認的vlan1
請問PC2和PC5可以通信嗎?
答:不可以,為什么?
PC2上行,進入交換機,打TAG10 ,出去的時候由於是native vlan=vlan10,會進行“裸奔”,到達SW2后,會查看標簽,一看什么都沒有,那么就會向自己的NATIVEvlan中進行范洪(也就是VLAN1),(注意此時PC5在VLAN10中)這肯定是通不了的
那要如何做呢?
1)可以將SW2上的NATIVE VLAN ,也改成VLAN10 ,使兩側一樣就OK了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trunk native vlan 10
2) 不修改NATIVE VLAN的情況下,將PC5的接口划分到VLAN1 中,(通常我們不這樣修改,因為也不便於維護)
最后在記住一點,native-vlan是存在於trunk接口下的,ACCESS是不支持的。
怎么說呢 ,這玩意現在用的也不多,
你只要明白這東西是干嘛用的就行,如果實在記不住,你就讓住“裸奔”就行
------------------------------------------------
CCIE成長之路---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