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般我們在創建一個Linux虛擬機時候,會面臨三個網絡配置選擇:
橋接模式、nat模式、host-only模式(主機模式,這個模式用得少,就不介紹了)
2.NAT模式:
所謂nat模式,就是虛擬系統會通過宿主機的網絡來訪問外網,而這里的宿主機相當於有兩個網卡,一個是真實網卡,一個是虛擬網卡,真實網卡相當於鏈接了現實世界的真實路由器,而宿主機的虛擬網卡,相當於鏈接了一個可以認為是虛擬交換機(這個虛擬交換機他同時鏈接了虛擬系統(linux)和宿主機),這個時候的虛擬網絡想訪問外網,就必須通過宿主機的IP地址,而外面看來也確實是宿主機的IP地址(實則是虛擬機訪問的!!),完全看不到虛擬網絡局域的內部形式,而這個時候linux和宿主機和虛擬交換機形成一個網段,宿主機和真實路由形成一個網段!!
優點:不需要自己來手動分配IP地址和子網掩碼,只要宿主機能訪問網絡,他就能(注意,虛擬機可以ping宿主機,宿主機ping不了虛擬機)
3.橋接模式:
這個相當於在一個局域網內創立了一個單獨的主機,他可以訪問這個局域網內的所有的主機,但是需要手動來配置IP地址,子網掩碼,並且他是和真實主機在同一個網段(nat是兩個網段),這個模式里,虛擬機和宿主機可以互相ping通。
參考:https://www.cnblogs.com/Booker808-java/p/7822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