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當產量法


成本計算中常用的約當產量法:

就是把月末在產品的數量按其完工程度,折合成相當於完工產品的產量(即約當產量),然后把完工產品的產量和在產品的"約當量"相加,構成"約當總產量"

再用發生的生產費用除約當總產量,得出費用分配率,用分配率去乘完工產品產量在產品約當量,從而計算出完工產品應負擔的成本和在產品應留存的成本。

簡稱約當產量法。

例:某公司C產品本月完工產品產量3 000個,在產品數量400個,完工程度按平均50%計算;材料在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其他成本按約當產量比例分配。

C產品本月月初在產品和本月耗用直接材料成本共計1360 000元,直接人工成本640 000元,制造費用960 000元。

①直接材料成本的分配:

由於材料在開始生產時一次投入,因此應按完工產品和在產品的實際數量比例進行分配,不必計算約當產量。

完工產品=1 360 000÷(3 000+400)×3 000=1 200 000(元)

在產品=1 360 000÷(3 000+400)×400=160 000(元)

②直接人工成本的分配:約當產量200個(400×50%)

完工產品=640 000÷(3 000+200)×3 000=600 000(元)

在產品=640 000÷(3 000+200)×200=40 000(元)

③制造費用的分配

完工產品=960 000÷(3 000+200)×3 000=900 000(元)

在產品=960 000÷(3 000+200)×200=60 000(元)

C產品本月完工產品成本=1 200 000+600 000+900 000=2 700 000(元)

C產品本月在產品成本=160 000+40 000+60 000=260 000(元)

完工產品入庫的會計分錄:

借:庫存商品——C產品      2 700 000

貸:生產成本——基本生產成本     2 700 000

總結:無論材料是否一次投入生產,人工成本和制造費用均需約當計算分配這些費用。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