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測試之邏輯覆蓋 簡單易懂~


定義:
  白盒測試又稱結構測試,透明盒測試、邏輯驅動測試或基於代碼的測試。白盒測試是一種測試用例設計方法,白盒指的是程序的內部結構和運作機制是可見的。

白盒測試的目的:
  通過檢查軟件內部的邏輯結構,對軟件中的邏輯路徑進行覆蓋測試;在程序不同地方設置檢查點,檢查程序的狀態,以確定實際運行狀態與預期狀態是否一致。

白盒測試的方法:大致分為靜態方法和動態方法兩大類。

A. 靜態分析:
  是一種不執行程序而進行測試的技術。靜態分析的主要目的是檢查軟件的表示和描述是否一致,沒有沖突或者沒有歧義。

B. 動態分析:
  當軟件系統在模擬或真實的環境中執行前、過程中和執行后,對其行為分析。它顯示了一個系統在檢查狀態下是否正確。在動態分析技術中,最重要的技術是路徑和分支測試。下面要介紹的六種覆蓋測試方法屬於動態分析方法。

符號說明:

  ^ 代表邏輯運算符 && 或者 ||
  
  T 代表 True F 代表 False
  
  A / B 代表條件表達式
  

(1)語句覆蓋

使程序中的每個可執行語句都能執行一次的測試用例

測試用例條件: A ^ B = T

 

 

 

(2)判定覆蓋(分支覆蓋)

  對於判斷語句,在設計用例的時候,要設計判斷語句結果為True和False的兩種情況。

測試用例條件:
       A ^ B = T
       A ^ B = F

 

 

 

(3)條件覆蓋

  設計用例時針對判斷語句里面每個條件表達式true 和 false各取值一次,不考慮判斷語句的結果,可能都為TT或者FF

測試用例條件:
       A=T     A=F
       B=T     B=F

 

 

 

(4)判定條件覆蓋(分支條件覆蓋)

  設計測試用例時,使得判斷語句中每個條件表達式的所有可能結果至少出現一次,每個判斷語句本身所有可能結果也至少出現一次。

測試用例條件:
       A ^ B = T    A ^ B = F
       A=T     A=F
       B=T     B=F

 

 

 

(5)條件組合覆蓋

設計測試用例時,使得每個判斷語句中條件結果的所有可能組合至少出現一次,全部組合即可

測試用例條件:
       A= T    B= T
       A= T    B= F
       A= F    B= T
       A= F    B= F

 

 

 

(6)路徑覆蓋

設計測試用例時,覆蓋程序中所有可能的執行路徑,不用細致到看每一個式子的判斷結果

 

 TT、TF、FT、FF 共四條路徑

優點:這種覆蓋方法可以對程序進行徹底的測試用例覆蓋,比前面講的五種方法覆蓋度都要高。

缺點:於路徑覆蓋需要對所有可能的路徑進行測試(包括循環、條件組合、分支選擇等),那么需要設計大量、復雜的測試用例,使得工作量呈指數級增長。路徑覆蓋雖然是一種比較強的覆蓋,但未必考慮判斷語句中條件表達式結果的組合,並不能代替條件覆蓋和條件組合覆蓋。

 

參考原文鏈接:https://blog.csdn.net/write6/article/details/78702977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