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個人技術博客


這個作業屬於哪個課程 福大20春軟工S班
這個作業要求在哪里 個人作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個人技術博客
這個作業的目標 個人總結
作業正文 一、回望
二、團隊總結
三、人月神話
四、建議
五、個人技術總結



一、回望

(1)對比開篇博客你對課程目標和期待,對比目前的所學所練所得,在哪些方面達到了你的期待和目標,哪些方面還存在哪些不足,為什么?

預期值:熟悉項目全局開發流程,提高項目開發能力;提升個人的項目組織能力,我以往在團隊分工方面出現分工不均的問題,希望通過課程學習,能有所提升。

從項目立項到具體的設計與實現,再到項目上線,這次我完整地體驗到了完整的項目開發流程,其次擔任隊長的經歷也提升了我個人的項目組織能力。

(2)你在第一次作業的個人簡歷中描述了這門課程結束后,你預期你將增長的能力、技術、技能,並繪制了學習路線圖。對比當前你的所學所得,你達到了當時的預期值嗎?

沒有。使用的技術路線跟我的學習路線不一致,第一次作業只是描述了個人想學的路線,並沒有想說通過這門課程來走學習路線。

(3)哪一次作業讓你印象最深刻?為什么?

live-project,一天內讓團隊開發一個口罩預約系統。這是第一次的團隊開發作業,當時我們初步選好了技術框架,但很多人沒有開始學,並且團隊之前沒有磨合過,對github等的使用也不夠熟練,但是最后我們最終完成了任務,並且當時就使用了前后端分離。這次開發給了我們很多的經驗,組員們在此之后也正式開始學習框架知識。

(4)在課程問卷中,我們統計了你在課程上花費的精力和提升;現在請你再次將這些數據羅列出來,作為個人的記錄。

統計一下,你在這門軟件工程實踐中,一共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碼;

倉庫的記錄是21000+行,我個人也覺得有點誇張,但是前端頁面多、復用多,還是有可能的。

軟工實踐的各次作業分別花了多少時間?(做一個列表)

作業 時間(小時)
軟工實踐寒假作業(1/2) 2
軟工實踐寒假作業(2/2) 21
結對第一次—疫情統計可視化(原型設計) 13
團隊作業第一次—團隊展示和項目展示 4
結對第二次作業——某次疫情統計可視化的實現 35
團隊作業第二次——團隊Github實戰訓練 12
團隊作業第三次—項目需求分析 10
團隊作業第四次—項目系統設計與數據庫設計 12
個人作業——軟件評測 6
團隊作業第五次——站立式會議+alpha沖刺 80
團隊作業第六次——beta沖刺+事后諸葛亮 40
個人作業——軟件工程實踐總結&個人技術博客 5

累計花了多少個小時在軟工實踐上?平均每周花多少個小時?

240小時,平均每周花10小時。

學習和使用的新軟件;

學習了Vue框架,IDE使用HBuilderX;學習了服務器配置,使用XShell和Xftp;使用Axure制作原型。

學習和使用的新工具;

學會使用github。

學習和掌握的新語言、新平台;

Vue

學習和掌握的新方法;

遠程開發交流方法。

工程能力的提升;

編寫和閱讀文檔方面的能力;軟件設計能力。

團隊合作上的提升;

遠程協作能力,任務調度能力。

其他方面的提升;

服務器配置。



二、團隊總結

軟件工程實踐是大學里少有的團隊協作經歷。

你是組員還是組長?你覺得你自己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覺得自己還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地方,具體可以怎么改進?

我是組長,我認為我在小組初期的引導方面做得比較好;我具體的分工上做得還不夠好,有時候我會擔心給組員的壓力太大,所以有一些事情就自己做了,也許是我多慮了。

你覺得你的組員們在哪些地方做得好?你覺得ta們還有什么可以進一步提升的地方,有什么具體的建議嗎?

他們能夠積極溝通,互相幫助,並且能夠及時改進發現的問題,我認為這些點很不錯;但有時候代碼實現上不夠完善,有一些沒考慮到的地方,我認為這些很大程度上是經驗問題,希望他們能夠多積累。

《構建之法》上說團隊的發展有幾個階段,你的團隊都經歷過么,最后到達了“創造”階段了么?(參考《構建執法》第17章 人、績效和職業道德)

有,經歷了萌芽、磨合,現在處於規范階段。

從開發的角度,你在團隊中擔任了什么角色?你是否完成了該角色的任務?現在你覺得你適合該角色嗎?

我擔任組長。基本完成了組長的任務,小組里每個人都有相應的任務,最終基本完成了開發任務。雖然當過挺多次組長,但我認為不一定適合,有時候會覺得力不從心,有時候可能不夠果斷。



三、人月神話

1、怎樣證明你學會了軟件工程?以下要求你們的團隊達到了哪幾個?請在隨筆中用數據證明上述內容或側重選擇之一。

(1)研發出符合用戶需求的軟件

必須公開發布,有實際的用戶,一定的用戶量和持續使用量 (3 天后能保持10 - 100個用戶);而不是: 做沒有用戶使用的軟件

已經發布了,並且在最終答辯上成功使用了。
這門課一開始,經過與老師的交流,我發現這門課是想讓我們做出實際可用的產品,而不是虛擬一個需求來完成。

(2)通過一系列工具,流程,團隊合作,能夠在預計的時間內發布 “足夠好” 的軟件

有項目規划/需求/設計/實現/發布/維護,有定時的進度發布 ; 而不是: 通過臨時熬夜,胡亂拼湊,大牛一人代勞,延遲交付等方式糊弄

使用了github,進度都是按照流程來完成的。作業期間基本上沒有熬夜過。

(3)並且通過數據展現軟件是可以維護和繼續發展的。

而不是 找不到源代碼,代碼無文檔,代碼不能編譯,沒有task/bug 等項目的發展資料

我們項目一開始確保的就是在每個開發成員的電腦上可以運行,首先就讓每個開發人員配了一下項目的環境。然后我個人承擔組裝的任務,前后端都有安裝,如果出現什么不能運行的情況,就會讓相應編寫人員進行排查。接口文檔有一份獨立的文檔,修改接口的時候相應人員會改接口文檔。

2、寫下屬於你自己的人月神話——個人或結對或團隊項目實踐中的經驗總結+實例/例證結合的分析,字數不限,開放命題,可以使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

作為一個團隊,交流非常重要。尤其是由於疫情原因大家被迫遠程協作的情況下。比如我們出現過commit沖突的情況,雖然最終通過版本管理找回了被覆蓋的內容,但是少一點麻煩總是好的,后來我們通過一點約定解決了這種情況,就是一定先同步再上傳。遠程協作也可以會遇到其他麻煩,但是只要勤交流,做好團隊規約,可以避免很多問題的產生。



四、建議

對下一屆同學的建議,或者對於開學初的你,對於大一的你,你有什么建議和想要告知的呢?請寫下你對后來人的期許。

1.對於下一屆同學,或者大一的同學,你想說:

多參加比賽,多學點前沿知識,積累項目經歷。

2.對於自己今后,你有哪些建言?

有時候要逼一下自己。

3.對於助教工作,你有哪些建議?

因地制宜,因時制宜。

4.對於軟工實踐課程,你有哪些建議?對於軟工實踐課程的上課形式和內容,你有什么具體的意見和建議?在哪兒需要強化或者剔除?

要提高課程多樣性(小聲BB:不要開在大三下)。首先我覺得我們教學的成分比較少,我覺得可以有所提高。其次,其實很多同學習慣於完成自己的任務,其實有一點加大了組長的工作負擔,我覺得得引導每個人提出自己的想法。



五、個人技術總結

個人技術總結——Vxe-table
Vxe-table是一個Vue的表格插件,我們項目需要實現填寫表格的功能,於是我就找到了這個插件。難點在於,我覺得這個插件的手冊寫得不是很好,很多地方要自己研究。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