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下NAT無法分配網址問題解決
橋接:表示你的虛擬機與本地主機是同一級別,因此你的虛擬機與主機必須在同一個網段,虛擬機才能上網。虛擬機可以上外網,虛擬機之間也可以通信。如果需要使用ftp,ssh,就需要使用這種網絡環境。
NAT:網絡地址轉換(NET Address Transform),這種情況,虛擬機與主機就不是一個級別的,虛擬機相當於寄宿在了主機中。這種情況虛擬機之間可以通信,虛擬機也可以訪問局域網內的其他主機。但是局域網內的其他主機就不能訪問虛擬機,而虛擬機可以通過主機來訪問公網。
Host-only:此時的虛擬機與主機存在一個與外界完全封閉虛擬網絡中,虛擬機也只能與主機通信。如果虛擬機需要一個絕對安全的內網環境,就可以使用這種。當在Vmware下選擇NAT,選擇DHCP還無法完成網絡地址自動分配的情況下可以運用以下方式。
在windows虛擬機下使用
1.首先先判斷自己的虛擬機是NAT模式的。
2.然后在編輯下看網絡編輯器當中的網段。
3.這一步是為了查看我們的nat地址還有我們的網關。這個必須是一一對應的。不同的電腦顯示的IP地址不一樣,大家注意一下這個網址,接下來會用到。
5.然后進入到我們的虛擬機,來配置我們網絡的地址信息。
6.正常情況,nat模式下會自動給虛擬機分配地址。大家可以多點幾次禁用和重啟來獲取地址。。。。如果DHCP無法獲得地址的話,我們可以考慮配置靜態路由。。。。也就是下一步重點步驟。。。
7.這是最重要的步驟了
這里的IP地址是我們nat模式下的IP地址,要和nat模式一樣,如:192.168.216.XXX。。。最好不要是:0、、1、、、2、、、
子網掩碼默認
默認網關是我們上面的默認網關 一般是192.168.216.2 記住這里是2 2 2 2 2 2 2 2 2 是2 大家記住
DNS可以選擇兩個 一個是默認網關 一個是114.114.114.114 或者8.8.8.8
在Linux下使用
1.創建虛擬機:建議網絡適配器選擇NAT模式
2.vim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xxx
參數介紹:
DEVICE=eth0 #設定物理設備別名(除了動態分配的PPP設備,這里是一個邏輯名) HWADDR=00:11:22:33:44:55 #指定MAC地址,不能和MACADDR一起使用 # MACADDR=AA:BB:CC:DD:EE:FF #覆蓋物理分配的MAC地址,不能和HWADDR一起使用 TYPE=Ethernet #網卡協議類型 UUID=9420c638-16e9-41a1-bf59-325c6f601871 #網卡的UUID ONBOOT=no #系統啟動時是否自動加載該網卡yes/no NM_CONTROLLED=yes #network manger的參數,實時生效,修改后無需要重啟網卡立即生效 BOOTPROTO=dhcp #獲取地址協議[static靜態]、[bootp協議]、[dhcp協議] IPADDR=192.168.1.254 #IP地址 NETMASK=255.255.255.0 #IP對應的子網掩碼 GATEWAY=192.168.1.1 #IP對應的網關地址 # DNS1=8.8.8.8 #指定DNS1地址 # DNS2=8.8.4.4 #制定DNS2地址 # BROADCAST=192.168.1.255 #IP對應的廣播地址 # NETWORK=192.168.1.0 #對應的網絡地址 # USERCTL=yes #非root用戶是否允許控制這個設備 # SRCADDR=192.168.1.254 #指定為發出去的數據包的源IP地址 # PEERDNS=yes #是否以此修改 [ /etc/resolv.conf ] # DHCP_HOSTNAME=hostname #DHCP接收IP地址前可指定主機名 # MASTER=bond0 #以太網接口被連接到這個接口 # SLAVE=yes #這個設備是否由指定在MASTER字段中的頻道綁定接口控制
3.設置靜態ip(其他參數不要動)
#之前的BOOTPROTO=dhcp 注釋掉 BOOTPROTO=static IPADDR=192.168.160.20 NETMASK=255.255.255.0 GATEWAY=192.168.160.2 DNS1=192.168.160.2
DNS2=114.114.114.114

TYPE=Ethernet BOOTPROTO=static DEFROUTE=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28 UUID=7df73ccf-3d96-49ec-a171-0a35f4469dc9 DEVICE=eno16777728 ONBOOT=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ADDR=192.168.160.55 GATEWAY=192.168.160.2 NETMASK=255.255.255.0 DNS1=192.168.160.2 DNS2=114.114.114.114
4、重啟網卡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或
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或
/etc/init.d/networking restart //重啟服務
5、檢驗
ifconfig指令查看虛擬機IP是否為192.168.160.20
ping www.baidu.com指令查看是否能ping通
Kail下的網絡配置
每個發行版的linux的配置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區別
比如CentOS網卡接口配置文件是/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ns33(最 后是接口名)
而Kali的網卡配置文件則是/etc/network/interfaces
一、修改Kali 地址為靜態IP
#vi /etc/network/interfaces
#這是新的配置
auto eth0
iface eth0 inet static //配置eth0使用默認的靜態地址
address 192.168.216.37 //配置eth0的IP地址
netmask 255.255.255.0 //配置eth0的子網掩碼
gateway 192.168.216.2 //配置網關
interfaces文件中還有很多其他的設置項,如需要了解更多的信息,使用man命令查詢“interfaces”文件的手冊頁。
#man interfaces
其中eth0指本機以太網卡1,類似eth1指本機的以太網卡2。一般一台電腦只有一個eth0。如果是在虛擬機中可以添加多個網卡接口,網卡的設備名/dev/eth0 和硬件的MAC 地址對應,MAC 地址是生產廠家定的,每個網卡擁有的唯一地址。
用ifconfig看到的eth0:1是指eth0的分ip存儲文件,分ip存儲文件格式為ifcfg-eth0:X, X為任意正整數(包括0)
具體作用是實現單網卡多ip,類似與windows的多ip。
二、配置DNS
Kali Linux的DNS服務器地址使用文件/etc/resolv.conf進行配置,用戶可以通過nameserver配置項設置DNS服務器的 IP地址;resolv.conf文件中最多可以使用nameserver指定3個DNS服務器,按照先后的順序,一旦前面的DNS服務器失效,系統將自動使用后面的DNS服務器。
對於resolv.conf文件設置nameserver的修改是即時生效的,即只要對resolv.conf文件的修改進行了保存,在系統下一次需要進行域名的解析時就會按照該文件中指定的DNS服務器IP地址進行域名的解析。
vim /etc/resolv.conf
domain
nameserver 192.168.216.2 //與外部網關相同
nameserver 114.114.114.114 //備用 或者選擇 8.8.8.8
三、配置完網卡文件后重啟網絡使配置生效,注意重啟網卡的命令與CentOS也是不一樣的,請使用systemctl restart networ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