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xlive + texstudio(使用這個IDE) 插入參考文獻


1。參考文獻模板

2。參考文獻源文件

 

說明
    參考文獻模板為 .bst文件。一般國際會議或期刊都會提供對應的模板。
    參考文獻源文件。LaTeX的參考文件源文件為BibTeX文件。后綴為bib。
    文章的參考文獻源文件需要手動添加。TexStudio具有添加參考文獻源的功能。方法是:使用它的bibliography選項。
創建LaTeX參考文獻的方法

    編寫參考文獻源文件。新建后綴為bib的BiBTeX文件,然后編寫參考文獻源文件。
    不同的文獻類型使用不同的表示方法。例如:

@article{name01,
author = {作者, 多個作者用 and 連接},
title = {標題},
journal = {期刊名},
volume = {卷號},
number = {頁碼},
year = {年份},
abstract = {摘要, 這個主要是引用的時候自己參考的, 這一行不是必須的}
}

@book{name02,
author ="作者",
year="年份",
title="書名",
publisher ="出版社名稱"
}

說明:

        緊隨@后的字符串為參考文獻類型,LaTeX通過該字段區分類型。
        大括號后的第一個字符串為該條參考文獻的標簽,在正文中通過
        \cite{標簽}來關聯參考文獻。
        每條參考文獻源文件都包含必填字段和可選字段。必填字段必須全部填寫,可選字段根據情況填寫。

    在LaTeX源文件末尾,\end{document}之前添加一下兩行代碼:
    \bibliographystyle{preference_template}
    \bibliography{BibTeX file}
    其中,第一行代碼的大括號中的內容為參考文獻的模板的文件名(不加后綴),標准的模板名為plain
    第二行代碼中的大括號中的內容為參考文件源文件的文件名(不加后綴)。

    生成參考文獻列表,這里要注意的是,用F8編譯完才能與原文中cite建立連接,否則顯示?
1)將模板文件(.bst)和BibTeX文件(.bib)文件存放在LaTeX當前目錄下。

2)在對應的位置添加參考文獻引用的標簽(使用\cite{參考文獻標簽})
3)然后使用TexStudio編譯源文件(.tex)【F5】,生成對應的aux文件。
4)使用BibTeX編譯器編譯BibTeX文件【F8】,編譯參考文獻,生成對應的bbl文件
5)將參考文獻加入進來【F6】,關聯參考文獻,生成參考文獻列表。
6)按【F5】
常見的編譯錯誤解決方法:
Undefined control sequence. Blablabla\cite{number01}
  解決方法:刪除bbl文件,在原文中加入引用 \cite{名稱}。重新按照上一步的1,2,3,4編譯
Misplaced alignment tab character &.

  解決:bib中 &改為\& 刪掉bbl文件,重新編譯

 

注意:

1。

原文中使用 \cite{BT99},應該顯示如下

但有些顯示如下,缺少了后面的年,是因為,bib文件中有些非 article 類型文檔(比如inproceedings)里缺少了 ‘year’項,需要手動添加,然后刪除bbl文件,重新編譯

 

 

 

參考鏈接:

https://blog.csdn.net/ljss321/article/details/52599113

https://blog.csdn.net/u011221336/article/details/52277632

https://blog.csdn.net/zaishuiyifangxym/article/details/88353274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