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台計算機通信過程


兩台計算機在同一網段通信過程

兩台計算機在不同的網段中(需經過路由器)

鏈路層有以太網、令牌環網等標准,鏈路層負責網卡設備的驅動、幀同步(即從網線上檢測到什么信號算作新幀的開始)、沖突檢測(如果檢測到沖突就自動重發)、數據差錯校驗等工作。交換機是工作在鏈路層的網絡設備,可以在不同的鏈路層網絡之間轉發數據幀(比如十兆以太網和百兆以太網之間、以太網和令牌環網之間),由於不同鏈路層的幀格式不同,交換機要將進來的數據包拆掉鏈路層首部重新封裝之后再轉發。

網絡層的IP協議是構成Internet的基礎。Internet上的主機通過IP地址來標識,Inter-net上有大量路由器負責根據IP地址選擇合適的路徑轉發數據包,數據包從Internet上的源主機到目的主機往往要經過十多個路由器。路由器是工作在第三層的網絡設備,同時兼有交換機的功能,可以在不同的鏈路層接口之間轉發數據包,因此路由器需要將進來的數據包拆掉網絡層和鏈路層兩層首部並重新封裝。IP協議不保證傳輸的可靠性,數據包在傳輸過程中可能丟失,可靠性可以在上層協議或應用程序中提供支持。

網絡層負責點到點(ptop,point-to-point)的傳輸(這里的“點”指主機或路由器),而傳輸層負責端到端(etoe,end-to-end)的傳輸(這里的“端”指源主機和目的主機)。傳輸層可選擇TCP或UDP協議。

TCP是一種面向連接的、可靠的協議,有點像打電話,雙方拿起電話互通身份之后就建立了連接,然后說話就行了,這邊說的話那邊保證聽得到,並且是按說話的順序聽到的,說完話掛機斷開連接。也就是說TCP傳輸的雙方需要首先建立連接,之后由TCP協議保證數據收發的可靠性,丟失的數據包自動重發,上層應用程序收到的總是可靠的數據流,通訊之后關閉連接。

UDP是無連接的傳輸協議,不保證可靠性,有點像寄信,信寫好放到郵筒里,既不能保證信件在郵遞過程中不會丟失,也不能保證信件寄送順序。使用UDP協議的應用程序需要自己完成丟包重發、消息排序等工作。

目的主機收到數據包后,如何經過各層協議棧最后到達應用程序呢?其過程如下圖所示:

以太網驅動程序首先根據以太網首部中的“上層協議”字段確定該數據幀的有效載荷(payload,指除去協議首部之外實際傳輸的數據)是IP、ARP還是RARP協議的數據報,然后交給相應的協議處理。假如是IP數據報,IP協議再根據IP首部中的“上層協議”字段確定該數據報的有效載荷是TCP、UDP、ICMP還是IGMP,然后交給相應的協議處理。假如是TCP段或UDP段,TCP或UDP協議再根據TCP首部或UDP首部的“端口號”字段確定應該將應用層數據交給哪個用戶進程。IP地址是標識網絡中不同主機的地址,而端口號就是同一台主機上標識不同進程的地址,IP地址和端口號合起來標識網絡中唯一的進程。

雖然IP、ARP和RARP數據報都需要以太網驅動程序來封裝成幀,但是從功能上划分,ARP和RARP屬於鏈路層,IP屬於網絡層。雖然ICMP、IGMP、TCP、UDP的數據都需要IP協議來封裝成數據報,但是從功能上划分,ICMP、IGMP與IP同屬於網絡層,TCP和UDP屬於傳輸層。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