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對比圖表,如何讓你的總結報告更具說服力!


數據對比大揭秘,業績PK看這里。

“數據解鎖表達,用好PPT圖表,讓我們的演示更有說服力。”

數據,作為PPT報告中最重要的呈現要素,借助圖表的展示形式,能夠將冰冷的文本數據更直觀的去呈現給聽眾,為你的分享和演講帶來更多的加分。

在大多數情況下,數據圖表的呈現除了常規的可視化表達、趨勢標注等等外,數據對比也是非常常見的一種表達。對比,是一種強化,是一種效率陳述,也是一種數據高形態表達。

今天呢,我就為大家介紹一個PPT對比圖表。

 

No.1 本期圖表:左右對比盤

如前面的介紹,左右對比圖是一個很典型的數據場景圖表,在我們日常PPT報告中還是比較常見的。

在數據展示過程中,好的圖表不僅僅代表的是美觀,而且也能更加顯而易見的看清楚數據的情況。對比圖表,左右兩邊分別以條形圖顯示兩組的各個數據,通過條形圖的長短就能很快的看到數據的差距。

 

 

No.2 小教程:PPT制作左右對比圖

因為左右對比圖表是一個非標准Office圖表,所以我們如果要在PPT中使用,是需要借助一些技巧性的設計來完成,下面我同樣給大家介紹幾種實現方式。

核心用法1:條件格式法 

難度系數:☆

顧名思義,即列用表格的條件格式來實現對比圖表樣式的設計。

(1)分別在兩列填充數據,並設置不同顏色條件格式(實心填充)

(2)左、右側列的數據分別設置條件格式的方向為:從右到左、從左到右,最終便得到如下效果:

 

(3)最后,我們就可以利用這些圖表,粘貼到PPT或者其他的頁面設計中了。

 

當然,最后我們可以選擇不同的樣式,例如漸變填充,讓我們的頁面升級有更多的樣式。

 

核心用法2:圖形拼接法

難度系數:☆☆

這個方法,相對上一種設計,也是小白創作的形態,即利用一些圖形塊,手動的拼接成圖表樣式。

(1)手動繪制各種長度(參照數據占比)的矩形塊。

(2)矩形塊分組,左邊的矩形塊左側對齊。右邊的矩形塊右側對齊。

(3)添加更多輔助信息即可達到。

如果有需要的話,我們也可以添加一些左右的對比動畫,讓我們的設計更加的生動。

 

 

核心用法3:圖表拼接法

難度系數:☆

同樣的方式,這也是小白創作的一種形態,即利用兩個左右兩個條形圖或者柱狀圖來拼接出來的圖表樣式。

(1)插入兩個條形圖表,並去掉標題、圖例等元素。

(2)設置右側圖表的順序為逆序顯示。

(3)設置兩個圖表中間對齊即可。

 

 

核心用法4:堆積條形圖法

難度系數:☆☆☆

即利用堆積條形圖實現的對比圖表,典型的設計在於利用數據區間和逆序顯示來實現。

(1)選中數據,插入“堆積條形圖”。

(2)選中第二列的圖表系列,設置為“次坐標軸”,這樣就可以讓上線的坐標軸分離。

(3)分別選中兩個坐標軸,設置最小值、最大值為:-100,100

(4)選中下方的坐標,設置“逆序刻度值

(5)分別設置兩個圖表系列數據的標簽顯示為“與坐標軸的距離:高”最終效果如下

 

核心用法5:簇狀條形圖法

難度系數:☆☆☆☆

同方法4的方法類似,即利用粗壯條形圖實現的對比圖表。

(1)選中數據,插入“簇狀條形圖”

(2)選中第二列的圖表系列,設置為“次坐標軸”,這樣就可以讓上線的坐標軸分離。

(3)分別選中兩個坐標軸,設置最小值、最大值為:-100,100

(4)選中下方的坐標,設置“逆序刻度值

(5)分別設置兩個圖表系列數據的標簽顯示為“與坐標軸的距離:高

(6)也可以設置一些垂直距離,來強調他們的對比屬性。

核心用法6:堆積-輔助列法

難度系數:☆☆☆☆

在用法4實現的基礎上,為了達到中間能夠展示對比文案,我們可以在中間添加輔助列來實現。

(1)在兩列數據中間新增一列數據,值全部相同如1000

(2)選中數據,插入“堆積條形圖”。

(3)選中第一列的圖表系列,設置為“次坐標軸”,且設置最小值、最大值為:-100,100。

(4)設置下方的坐標軸的最小值、最大值也為:-100,100

(5)選中上方的坐標,設置“逆序刻度值

(6)選中輔助列的圖表系列,設置為無填充,且顯示“標題名稱

(7)分別設置兩個圖表系列數據的標簽顯示為“與坐標軸的距離:“最終效果如下

 

 

最后,如上的方法1~6主要實現的是左右對比,在一定程度上,我們可以利用此原理也能輕松實現上下對比,你就根據自己的需求來設計即可。

(以上圖表設計參考來源於網絡)

以上便是本期關於儀表盤的PPT制作方式,大家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去制作,借助這些圖表制作方式,我們就能完成很多數據展示的訴求。

對比,是數據呈現或者成果展示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形態,如何去放大你的“成績”、突出你的優勢,對比圖表值得你試試。

超級表格模板:https://www.docer.com/topic/20354974?from_win=swlink

好了,本期分享結束。希望我的分享能夠讓你有所得,我們下期再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