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軟件測試基礎
1.軟件測試目的是什么? (ABC)
A:修正軟件錯誤和缺陷提高軟件質量
B:發現當前開發工作中所采用的的軟件過程的缺陷
C:對軟件質量進行度量和評估
D:為了證明軟件沒有錯誤
2.軟件測試是系統開發不可少的一部分,具有 以下哪些特征?(ABCD)
A:可以是需求,而不僅僅是代碼
B:既是靜態活動也是動態活動
C:用來預防軟件失效
D:有助於在軟件生命周期中盡早發現問題,以降低修復軟件缺陷所需的成本
3.軟件測試在實際開發過程可以做到窮盡測試。(錯)
A:對
B:錯
4.單元測試通過的標准是什么?(ABC)
A:程序通過所有的單元測試用例
B:語句覆蓋流程達到100%
C:分支覆蓋率達到85%
5.按照階段划分,軟件測試分為哪幾類?(ABCD)
A:單元測試
B:集成測試
C:系統測試
D:驗收測試
6.軟件缺陷的常用狀態有以下幾種情況?(ABCDEF)
A:提交
B:打開
C:已拒絕
D:已解決
E:已關閉
F:重新打開
7.開發人員接收到一個指派給自己的Bug后,認為自己的實現是符合需求的,此時該開發人員應該:(D)
A:置之不理
B:直接將改bug關閉
C:找該bug的測試人員麻煩
D:跟提該bug的人進行溝通,如果需求理解不能打成一致,找項目經理/需求管理者確定需求
8.軟件的質量特性有靜態質量特性和動態質量特性。(對)
A:對
B:錯
9.靜態質量特性包括結構化的、可維護的、可測試的代碼以及正確而又完整的文檔。(對)
A:對
B:錯
10.軟件測試是為了證偽而非證真(對)
A:對
B:錯
11.軟件質量保證通常貫穿軟件項目整個生產周期。(對)
A:對
B:錯
第二章:軟件測試策略
1、快速原型模型也依賴與用戶反饋和交互獲取最初需求,在快速原型模型中,進行構建的是原型。 (錯)構建的是實體
A:對
B:錯
2、瀑布模型將測試看作是一種開發后的活動。(對)
A:對
B:錯
3、螺旋模型將測試看作是前進的一步,並試圖將產品分解成增量版本,每個增量版本都可以單獨測試。(對)
A:對
B:錯
4、測試項目周期包括以下哪個階段?()(D)
A:需求測試階段
B:測試設計階段
C:測試執行階段
D:以上都是
5、需求評審的目的就是需要讓需求明確起來,讓測試,開發,需求方都能對需求(這里的需求當然也包括需求實現方式)達成一致。(對)
A:對
B:錯
6、在進行靜態白盒測試的過程中,正式審查的基本要素不包括()。(D)
A:確定問題
B:遵守規則
C:編寫報告
D:解決問題
7、軟件開發模型的種類有()(ABCDE)
A:瀑布模型
B:快速原型
C:增量模型
D:XP開發模型
E:增量模型
8、瀑布模型的優點有() (ABC)
A:簡單
B:易於組織
C:質量保證,每一個階段必須完成規定的文檔;每一個斷句結束前完成文成文檔審查急躁改正錯誤
D:可以很靈活地適應用戶需求的改變
9、軟件測試與軟件開發過程關系,下列描述正確的有()(ABC)
A:沒有開發過程就沒有測試過程
B:測試過程是為保證開發過程的產出進行驗證和確認的一系列活動
C:不同的軟件開發過程模型中,測試在其中所處的位置不同
D:開發比測試更重要
10、增量模型的每個增量的開發可以使用瀑布模型或快速原型模型。(對)
A:對
B:錯
11、根據軟件需求規格說明書,在開發環境下對已經集成的軟件進行的測試是() (C)
A:系統測試
B:單元測試
C:集成測試
D:驗收測試
12、最具代表意義的測試模型是()(A)
A:V模型
B:H模型
C:W模型
D:X 模型
13、W模型是基於“盡早地和不斷地進行軟件測試”的原則。(錯)
A:對
B:錯
14、()強調軟件測試是一個獨立的流程,貫穿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與其他流程並發地進行。(C)
A:V模型
B:W模型
C:H模型
D:X模型
15、下面關於軟件測試模型的描述中,不正確的包括() (AE)
A:V 模型的軟件測試策略既包括低層測試又包括了高層測試,高層測試是為了源代碼的正確性,低層測試是為了使整個系統滿足用戶的需求
B:V 模型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僅僅把測試過程作為在需求分析概要設計詳細設計及編碼之后的一個階段
C:W 模型可以說是V模型自然而然的發展。它強調:測試伴隨着整個軟件開發周期,而且測試的對象不僅僅是程序,需求功能和設計同樣要測試
D:H 模型中軟件測試是一個獨立的流程,貫穿產品整個生命周期,與其他流程並發地進行
E:H 模型中測試准備和測試實施緊密結合,有利於資源調配
第五章:軟件測試的過程管理
1、下列屬於需求規格說明書檢查要點的是()(C)
A:充分性
B:相似性
C:完整性
D:不可修改性
2、下列哪一項不屬於軟件測試的階段()(D)
A:測試計划
B:測試設計
C:回歸測試
D:循環測試
3、下列哪一項不屬於項目的要素()(A)
A:效率
B:成本
C:時間
D:質量
4、測試的策略包括() (BC)
A:測試方式
B:測試戰略
C:測試戰術
D:測試總結
5、測試環境的搭建可能包括的內容有() (ABD)
A:測試數據
B:測試機器
C:測試文檔
D:操作系統
6、下列哪一項不屬於缺陷分類報告() (AC)
A:缺陷類型報告
B:缺陷區域分布報告
C:缺陷軌跡報告
D:缺陷狀態分布報告
7、通常可以通過以下哪幾項來檢查需求() (BC)
A:測試計划書
B:需求規格說明書
C:測試用例
D:產品說明書
8、測試計划的要點包括()(BD)
A:模擬測試結果
B:確定測試范圍
C:計划調整
D:進度安排
9、每日構建的流程包括()(CD)
A:設計數據庫
B:設計程序模塊
C:編譯結果
D:每日構建平台
10、報告bug時注意的問題有() (BCD)
A:注意測試結果
B:不要出現錯別字
C:附加必要的截圖和文件
D:提供軟件測試環境
第六章:軟件測試的度量
1、代碼覆蓋率是指()(A)
A:(已執行測試的代碼行/總的代碼行)*100%
B:(已執行測試的功能模塊數/總的功能模塊數)*100%
C:(SQL中出現的數據庫的對象數/數據庫總的對象數)*100%
D:(SQL中出現的數據庫的對象數/數據庫總的對象數)*100%
2、可以對測試人員的工作作出評價的是()(D)
A:開發人員
B:QA
C:測試管理者
D:以上三者都是
3、定性評估包括以下哪方面的評價() (AB)
A:Bug的類型分布
B:Bug錄入的清晰程度簡明程度
C:Bug的復查率
D:Bug的嚴重程度
第七章:軟件測試技術
1、以下有關自動化測試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C)
A:自動化測試過程的核心內容是執行測試用例
B:采用技術手段保證自動化測試的連續性和准確性很重要
C:自動化輔助手工測試過程中,設置和清除測試環境是自動開展的
D:自動化測試過程中,除選擇測試用例和分析失敗原因外,其他過程都是自動化開展的
2、下列關於自動化測試工具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D)
A:采用錄制/回放是不夠的,還需要進行腳本編程,加入必須的檢查點
B:自動化測試並不是總能降低測試成本的,因為維護測試腳本的成本可能非常昂貴
C:相對於手動測試而言,自動化測試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和可重復性
D:自動化測試能夠改善混亂的測試過程
3、通常情況下兼容性測試可分為( )個工作步驟(B)
A:5
B:4
C:3
D:2
4、( )測試的測試方法有兩種,分別是配置測試和兼容性測試(C)
A:基本功能測試
B:功能測試
C:安裝測試
D:易用性測試
5、對Web網站進行的測試中,屬於功能測試的是( ) (B)
A:連接速度測試
B:鏈接測試
C:平台測試
D:安全性測試
6、以下不屬於WEB測試類型的是( )(D)
A:界面測試
B:功能測試
C:性能測試
D:網頁數量測試
第九章:第三方測試
1、第三方測試的目的是為了保證測試客觀性。(對)
A:對
B:錯
2、屬於第三方測試的機構有()(ABC)
A:國家級軟件評測中心
B:各省軟件評測中心
C:有資質的軟件評測企業
D:軟件開發者
3、第三方測試的職責是()(ABC)
A:驗證軟件是否符合需求和設計
B:檢測錯誤
C:對錯誤進行分類分析,將分析結果反饋給開發人 員以改進軟件過程管理
4、第三方測試觀點設計與Review的要求是什么()(ABCD)
A:測試數據設計是否合理(等價類划分,因果圖法等)
B:預期測試結果是否正確
C:各種條件組合是否考慮
D:自動化測試用的腳本是否正確
5、測試環境的搭建考慮到哪幾個方面()(ABC)
A:干凈的測試環境
B:OS以及其他軟件的兼容性
C:盡可能不依賴與開發團隊進行獨立搭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