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器目前主要分為 雲服務器 和 硬件服務器。
由於雲主機服務器的興起,大多數小型企業都選擇使用雲主機服務器。
優勢:(1)價格便宜。對於很多小型公司來說,服務器大多數只是用來掛網站而已,購買服務器還要聘請運維人員對其進行維護實在是沒有必要,使用雲服務器可以節省硬件成本、電費、維護成本。(2)有較為完善的平台,環境搭建極其簡單,一鍵重裝速度快,抗災容錯強,服務器由專業運維團隊管理不容易宕機。(3)能夠靈活根據需求對硬件進行合理調整、根據業務需求進行彈性擴展,監控運維管理很方便;可以靈活分配物理資源提升利用率。
劣勢:(1)數據有被服務商泄露的風險。
比較好的雲主機服務器有:阿里雲、騰訊雲、亞馬遜雲。
硬件服務器分類:機架服務器、刀片服務器、塔式服務器。
機架服務器
刀片服務器
塔式服務器
刀片服務器: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務器平台,一般是大型機箱,內部可插上許多刀片,每個刀片就是一塊系統模板,相當於獨立的系統,因此每個刀片都可以運行自己的系統,每個刀片直接沒有關聯,但是可以通過系統軟件將這些主板集合成一個服務器集群,在集群模式下,所有的刀片都可以連接起來提供網絡環境、資源共享、為客戶提供服務,每個刀片都支持熱插拔,系統可以輕松的進行替換,減少了維護時間。一般用於大型的數據中心、及需要大規模計算的領域。
優點:比機架式服務器更節省空間,便於集中管理、拓展容易。
缺點:散熱問題堪憂,機櫃與刀片價格並不低。
塔式服務器:塔式服務器的主板拓展性較強,插槽比較多,機箱內部往往會預留很多空間,以便進行硬盤,電源等的冗余擴展。這種服務器無需額外設備,對放置空間沒多少要求,並且具有良好的可擴展性,配置也能夠很高,因而應用范圍非常廣泛,可以滿足一般常見的服務器應用需求。
優點:一般用來作為入門級或者工作組級別的服務器應用,成本低,性能滿足中小企業需要。
缺點:占用空間大、多台服務器同時工作時不方便管理。
機架式服務器:按照統一標准來設計,配合機櫃統一使用,用來滿足企業服務器密集部署需求,一般用於服務器數量較多的大型企業使用,也有企業將服務器交付給服務器托管機構來托管。單機性能比較有限,往往用於專注某方面的應用,如:存儲、提供網絡服務等
優點:由於是根據機櫃來設計的,因此占用空間小,方便統一管理。
缺點:由於占用空間小、因此拓展能力弱,而且發熱問題也會比較嚴重。
比較常見的服務器品牌有:hp、聯想、dell(價格低廉性能不錯)、浪潮等。
服務器硬件組成:電源、cpu、內存、磁盤、遠程連接卡、光驅、機櫃等。
速度:cpu>內存>磁盤
CPU:是服務器的核心,它負責處理(運算)任務 發出指令信息 ,服務器里有多少cpu就是幾路。1路=1個cpu 2路=2個cpu
cpu的核數決定了服務器並行(同時)處理任務能力
電源:是保證服務器不宕機的關鍵:一般都是提供冗余能力(一個電源出現故障,有另外一個電源可以馬上接管工作,只需要及時更換壞掉的電源就好。)、還有提供發電機(一般用於大規模緊急斷電的情況才使用,為了保證服務器不宕機)、ups不間斷電源(不會因為停電而中斷,停電后ups可以提供電力,可以理解為充電寶,只能進行短時間的電力提供。)
服務器內存:用於臨時存儲,存儲、讀取效率更高,但是很容易丟失。
buffer 緩沖區 就是在數據存儲到磁盤之前,先放到內存中進行緩沖。由於cpu的執行速度比磁盤速度快很多,為了能夠協調工作又不讓cpu處於一直等待的狀態,因此需要緩沖區對cpu傳輸的數據先進行接收。緩沖區的存在提高了計算機效率,減少了對cpu的占用時間,同時也減少了傳輸次數。如果每次都讓cpu傳輸一點數據到磁盤,就要傳輸很多次,如果先把數據放到緩沖區,緩沖區滿了之后再遞給磁盤,這樣就減少了傳輸次數,節省了多次開始讀寫和結束讀寫的速度。
cache 緩存區 需要讀取數據先放到內存中進行緩存。
程序:開發人員編寫好的軟件
進程:運行起來的程序
守護進程:一直運行的進程
服務器磁盤:永久存儲數據,存儲、讀取效率低,在生產環境中通常做成磁盤陣列,根據不同廠商的使用需求來提高硬件性能、數據安全。
IDE<SATA<SCSI<SAS
磁盤數據存儲單位
PB>TB>GB>MB>KB>B
計算機存儲的換算單位:1024
工業級換算單位:1000
這就是為什么買的u盤或者磁盤都小於廠商提供的數字。
服務器主板:用來整合所有的硬件。
遠程控制卡:一般用來遠程控制開關機、遠程制作raid磁盤陣列、安裝系統等操作。
遠程管理卡的種類
集成的遠程管理卡:遠程開關機
外置的遠程管理卡:遠程安裝系統 配置raid
不同品牌服務器的遠程控制卡也不一樣。例如:dell 的是 idrac; HP 的是 ilo; IBM 的是 RSA
機櫃:一般用於存放服務器。
如何采購服務器?
1.對廠商和型號進行了解
2.出具服務器購買方案(3個方案,讓老板做決定)
3.尋找服務器集成商/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