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介紹了柵格影像的屬性提取和屬性表提取。
柵格屬性,包括像元的最值、均值、值域等信息。
柵格表的屬性,嗯就是柵格表屬性。
為規避代碼處理,通過變相處理獲取柵格屬性。舍去上文將柵格文件轉移到地理數據庫的麻煩。
思路是利用ArcGIS的屬性提取/區域統計功能,當提取數據時依賴的屬性值涵蓋柵格影像的全部范圍時,即實現了[提取柵格影像的屬性表] 功能。
需要的操作如下:
1. 需要統計屬性的柵格數據
2. 包含整個研究區的矢量/柵格文件,保證其中一條屬性在整個研究區保持一致即可(如用“raster to polygon” 后合並要素,或已有的矢量文件)
3. 利用“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可以統計出柵格中像元的均值、最值、和、值域等信息;利用“Tabulate Area”(面積制表)可以按屬性分類(記錄不可以超過256行)。
下圖為簡簡單單的研究區矢量文件的屬性。
下圖為“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的參數和統計類型。
下圖為“Tabulate Area”的參數設置。
下面以統計統計某研究區10年NPP數據的柵格數性信息過程:
0. 基本信息
1. 批量統計處理
搜索欄輸入工具名稱,這里是“Zonal Statistics as table”. 右鍵,“Batch” 批處理(沒反應可以連續右鍵)
設置好首行屬性后,全選記錄並復制,打開Excel, 粘貼到空白工作簿
填充剩余需要補充的部分並運行。表格計算出來后,加載到工作空間中(測試時發現,表名不可以和柵格文件名重復,因而偷偷加了尾巴),如下圖所示:
2.導出屬性表
在搜索欄輸入“table to excel” ,同樣的操作:
3. 文件合並
最后一步,運用在線合並文件功能,合並眾文件,這里本人經常用的是“it365工具箱”提供的表格合並功能。下載即可。
到這里基本上流程就結束了。
選用“Tabulate Area”工具做案例,可能更切題一些,但是與上述案例區別不大,操作流程一致。
結果類似這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