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altium Designer)使用問題總結 常用快捷鍵操作總結


重新使用ad,遇到了不少問題,記錄如下:

1、現象:原理圖元件不能旋轉,按空格鍵旋轉時,元件右下角出現綠色小鈎,需點擊“ENTER”鍵后才能在正常旋轉元件。

網上查詢答案:

  在DXP-->Preference-->Schematic-->Graphical Editing-->Options-->Always Drag 把勾去掉。
原因是,平時我們的bai操作是 “MOVE”,而在新版的ADdu種,默認的操作卻是 “Drag”,才導致了 不能旋轉,以及器件鏈接的信號線也會跟着走。

2、PCB布線時高亮網絡線(單個網絡線:Ctrl+單擊鼠標左鍵,高亮多個網絡線:Ctrl+Shift+單擊鼠標左鍵)。高亮后取消:Ctrl+快速雙擊鼠標左鍵。

3、切換圖層或單層顯示:Shift+s

4、打淚滴:t+e

5、元器件換層:鼠標左鍵按住不放+L

6、清除錯誤標識:T+M

7、mil單位和mm單位間切換:q

8、原理圖中搜索元器件:e->j->c(依次按:e、j、c)、pcb圖中搜索元器件:j->c(依次按:j、c)

9、PCB布線畫線類型切換:按住shift+單擊空格鍵

10、批量修改絲印大小:鼠標左鍵單擊,選中要修改的一個絲印->鼠標右鍵單擊彈出選項框->單擊“Find Similar Objects”->比如選中“Text Heigth”右邊框默認是“any”,點擊進去,選擇“Same”選擇好了后點擊最下面的“apply”按鈕,可看到相同Text Heigth的絲印都被選中了。點擊“OK”鍵進入修改界面。注意:修改時,每修改好一個參數,點擊一次“enter”執行完成修改。

11、修改原理圖柵格顏色:DXP->Preferences->Grids->Grid Color。

12、設置網絡標號的作用域:project->Project Option->Options->Net Identifier Scope。

13、修改錯誤規則:project->Project Option。

14、差分線設置:

A、差分信號名稱:兩條差分信號的名稱后綴必須是 "_P"與“_N”,即代表差分對的“+”與“-”。
B、為差分對添加差分符號:Place-->directives-->differential pair,然后放到差分線上即可。
15、元器件不能重疊:表現為拖動元件時,遇到另外的元件,則被“擋路”,無法繼續拖動。處理方法:DXP->Preferences->PCB Editor->Interactive Routing ->Dragging->Component Pushing:設定為Ignore。里面三個參數含義:Ignore:忽略、選中后表現為可隨意拖動元器件。  Avoid:禁止,設置后表現為拖動元器件時,遇到別的元器件會被擋路,不可拖動。Push:推擠、表現為拖動元件時,會 把擋路的元件擠開。
16、畫環形PCB:先選中外面的圓環生成pcb,再選中小圓環,按快捷鍵T->V->B即可
17、修改網絡標號作用范圍:Projct -> Project Option -> Options->Net Identifier Scop

網上查找的AD常用快捷鍵總結:https://www.cnblogs.com/zhu-g5may/p/11699505.html

● R+L 輸出PCB中所有網絡的布線長度
● Ctrl+左鍵點擊 對正在布的線完成自動布線連接
● M+G 可更改銅的形狀;
● 按P+T在布線狀態下,按Shift+A可直接進行蛇線走線
● T+R對已布完的線進行蛇線布線
● E++M+C點擊空白出可迅速找到PCB上想要的元件
● Backspace 撤銷正在布線的上一步操作
●  切換布線層,可在布線過程中放置過孔
● Ctrl+Shift  切換層並放置過孔
● F8/E+O+S設置圓心點
● M+I  翻轉選中的元件
● P+T 布線
● P+G  鋪銅
● S+Y 單層選擇線
● E+B 選擇進行復制
● Ctrl+O 打開文件夾/文檔
● Ctrl+P 打印設置
● Esc:從當前步驟退出,鼠標右鍵單擊,效果一樣
● Shift +鼠標滾輪 向左/向右移動
● V + D 查看文檔
● V + F 查看適合放置的對象
● V + B 查看反面布局
● X + A 取消全部的選擇
● E + D 刪除對象
● Shift + R   切換三種布線模式 (忽略, 避開或推擠其他信號線)
● Shift + E 觸發電氣格點開/關
● Shift + C     取消高亮
● Ctrl + G   彈出捕捉格點對話框
● Ctrl + M 測量距離
● Ctrl + H PCB下選取某個網絡的布線,便於刪除同一網絡的布線
● R + M 測量任意兩點間的距離
● Shist + 右鍵 旋轉查看3D 視圖
● 選中 + 空格 旋轉元器件
● P + L 畫線
● P+ N 放置網絡標
● Shift+S 切換單層顯示和多層顯示
● Shift + 空格鍵 在交互布線的過程中,切換布線形狀:有5種模式可選擇,默認為45°角,可切換至90°,任意角度,90°圓弧連接,135°圓弧連接。
● Shift+M 局部放大功能
● shift + w 切換布線寬度
● shift + v 切換過孔
● shift+ctrl+空格 /shift + 空格 切換布線形式
● Ctrl + Shift + L,R,T,B,H,V 選擇兩個及以上的器件時,左對齊、右對齊、上對齊、下對齊、水平對齊、垂直對齊
● D+ O       原理圖文檔選項設置
● G 切換格點:原理圖時畫線粘貼於網格或隨意放置。
● 空格 90度翻轉/切換布線
● 2/3  2D/3D來回切換
● Ctrl+shift+滾輪 層切換
● 左鍵+ X/Y 左右/上下翻轉
● P+W 原理圖連線
● P+B 原理圖放置總線
● P+J 原理圖放置電路節點
● P + R 原理圖放置端口
● P + I + N 原理圖忽略ERC檢查
● Ctrl + shift + V 陣列粘貼
● TAB鍵 用於彈出該操作的屬性
● shift + s 切換顯示單個層
● P + P 放置焊盤
● P + V 放置過孔
● P + G 放置覆銅
● P + T 放置走線
● L 顯示層
● P+F 放置填充
● T + D + R 設計規則檢查
● D + R 規則設置
● V + B PCB 3D翻轉
● D + O 原理圖紙張大小設置
● D + K 開PCB層管理器
● 右鍵+T 開始同一網絡標號布線
● M + M 移動元器件
● S + L 兩次左鍵,選中多條線同時走線
● 拖動器件 + L 元器件頂層、底層快速切換
● T + U 刪除全部布線(all)
● J + C  在PCB中搜索元件
● T + C  原理圖元件和PCB元件互相定位
● N + SHOW / HIDE 顯示、隱藏飛線
● T + T + M  多根拉線
● A + P 文本位置選擇
● T + M 復位DRC
● Ctrl + (shift) + Tab 切換文檔顯示
● T + R 1.2.3.4.逗號.句號 走等長、蛇形線;調整拐角和弧度;調整寬度;改變幅度
● Alt + 左鍵 原理圖同一網絡查找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