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件判斷與嵌套


1.條件判斷

這個詞包含了兩個概念:第一,它得滿足我們制定的一些條件

                                     第二計算機要幫我們做出判斷,其實判斷之前我們也會制造條件

首先說說條件:首先我們設置一些條件,一般用賦值語句來表示比如a=6,a=8......

 

 

 

然后就是判斷,在Python宇宙,條件判斷語句總共有三種表現形式,我們先從最簡單的單向判斷:if開始說起:

  1.單向判斷:if顧名思義就是如果的意思,如果后面一般都會制定一些條件,會形成這樣一種結構,如果...就...

就后面是我們要實現的效果比如

 

 1.第一行代碼,用賦值運算符=對當前情況進行賦值,是第一個條件

2,第二行,確定if條件:如果變量a的值>10時,就執行冒號后,下一行的命令。

3.第三行,用print()命令打印出結果

4,如果不滿足條件,則什么都不做,終端會是一片空白

 

 注意:在條件判斷代碼中的冒號:后、下一行內容的前面,會空4個格

首先,在計算機的溝通語言中,空格的學名叫縮進,比如我們寫文章都要空兩個格,這就叫首行縮進

對於Python而言,冒號和縮進是一種語法。它會幫助Python區分代碼之間的層次,理解條件執行的邏輯及先后順序。【注:縮進是四個空格或一個Tab鍵】

並且,在if條件語言中,縮進不需要我們手動按空格鍵。當你用英文輸入法打:后按回車,我們的開發工具(用來編寫Python代碼的程序)為了方便大家編程,會自動實現下一行代碼,向右縮進的功能。

  2.雙項判斷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雙項條件判斷,就是說他的條件是兩個

比如

 

 結果會是:

 

流程圖如下:

 

 

 

 

   3.多項判斷

也就是多項條件判斷,一般會大於2個

直接看格式:

 

 多向判斷的命令邏輯關系:如果if的條件不滿足,就按順序看是否滿足elif的條件,如果不滿足elif的條件,就執行else的命令

當判斷的條件超過3個時,中間的多個條件都可以使用elif

 

 2,,if嵌套:

 

 像這種如果底下還有如果(即條件里還套條件)的情況,就需要用到條件嵌套

簡單來講就是:在基礎條件滿足的情況下,再在基礎條件底下增加額外的條件判斷

 

 每次嵌套的條件需要再加4個空格 ,代表下一級

計算機語法的執行邏輯永遠都不會變,代碼也要一行一行往下執行,並根據條件判斷運行對應層級,輸出對應結果

if嵌套由於涉及多個條件判斷,並且是條件套條件的判斷,所以為了理清邏輯,我們可采用扒洋蔥大法寫if嵌套

那么,我們的思考邏輯應該是這樣(1)把彼得·帕克26分的歷史成績賦給變量historyscore;(2)用if…else寫最基礎判斷條件如果historyscore>=60時,打印你已經及格,否則,打印不及格

 

 

第二步,在“第一層皮”里裝東西。也就是在條件【historyscore>=60】下,增加額外條件。

 

 

最后一步,你要為另一個大條件else增加額外條件了!

 

 

總結一下: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