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s常用內置對象及方法


1.Array數組對象

unshift( )    數組開頭增加

功能:給數組開頭增加一個或多個

參數:一個或多個

返回值:數組的長度

原數組發生改變

 

shift( )        數組開頭刪除一項

功能:給數組開頭刪除一個

參數:無

返回值:被刪除的內容

原數組發生改變

 

push( )       數組末尾增加

功能:給數組末尾增加一項或多項

參數:一個或多個

返回值:數組的長度

原數組發生改變

 

pop( )         數組末尾刪除一項

功能:給數組末未刪除一項

參數:無

返回值:被刪除的內容

原數組發生改變

 

concat( )     數組的拼接

ary1.concat( ary2,ary3....)

使用concat可以實現數組的克隆,concat()中不傳參數

 

splice(index, howmany, item1, ...itemx

splice 可以根據參數實現數組的刪除,增加,替換

前兩個參數 index 和 howmany 是必需的參數,后面的參數可選參數

 

splice(index,  0 ,item1, item2...)     增加

從索引 index 開始增加,增加的內容插入到索引 index 前面

 

splice(index, n)    刪除

從索引 index 開始刪除n個,如果只有一個參數splice(index),就是從索引  index  開始后面的內容全部刪除

 

splice(index, n,item1,item2...)   替換

從索引 index開始替換 n 個,替換的內容為item1, item2....

 

slice(n,m)      截取

從索引 n 截取到索引 m 但不包括 m  ,原數組不發生改變

slice(0)或splice()可以實現數組的克隆

 

reverse()     數組翻轉

返回值是翻轉后的新數組,原數組發生改變

 

sort()    數組排序

使用方法:sort(function (a,b){return  a-b})     從小到大排

               sort(function (a,b){return  b-a})     從大到小排

 

toString( )   數組轉字符串

把數組轉成以逗號分隔的字符串

 

join(拼接形式)    拼接

把數組拼接成以其他形式分割的字符串,配合eval()可以實現數學運算        eval(join(‘+’))

 

數組常用但不兼容的方法:
indexOf(查找內容)   查找

ary.indexOf(查找內容)    查找數組中是否有某項,有的話返回該項的所引,沒有話返回-1;

 

 
forEach()  遍歷
forEach接收兩個參數,一個callback,thisArg
callback接收三個參數:1)item 2)index 3)input
thisArg用來改變callback中的this指向;
forEach 沒有返回值,但是map有返回值

 

map()   遍歷

 

2.string字符串

charAT(index)      通過索引找字符

 

charCodeAt(index)      通過索引找到字符的 Unicode 編碼。這個返回值是 0 - 65535 之間的整數。

 方法 charCodeAt() 與 charAt() 方法執行的操作相似,只不過前者返回的是位於指定位置的字符的編碼,而后者返回的是字符子串。

 

indexOf()      從前往后找,找到返回內容的索引,找不到返回-1;

 

lastIndexOf()      從后往前找,找到返回內容的索引,找不到返回-1;

 

slice(n,m)       從索引n 查找到索引m  但不包括m,slice可以取負值

 

substring(n,m)      從索引n 查找到索引m ,但不包括m, 不可以取負值

 

substr(n,m)      從索引n開始截取m 個

 

split(切割形式)       把一個字符串分割成字符串數組。

 

toUpperCase()      轉大寫字母

 

toLowerCase()       轉小寫字母

 

3.Math對象

Math.floor()        向下取整

 

Math.ceil()         向上取整

 

Math.random()      取0-1之間的隨機小數

 

Math.round()     四舍五入

 

Math.abs()      取絕對值

 

Math.pow(x,y)      x的y次冪  

 

Math.sqrt()     開平方

 

Math.max()      取最大值

 

Math.min()      取最小值

 

4.Date日期對象

new Date()      創建一個日期對象

 

getFullYear()      返回年份

 

getMonth()      返回月份數(0-11),想要得到幾月,需要加一

 

getDay()      返回一周的第幾天(0-6),想要得到星期幾,需要加一

 

getDate()      返回日

 

getHours()      返回時

 

getMinutes()      返回分

 

getSeconds()      返回秒

 

getTime()      返回從1970年1月1日00:00到現在的毫秒數(格林尼治時間),也就是時間戳

 

setYear(yearInt)       設置年份.2位數或4位數


setFullYear(yearInt)      設置年份.4位數

 

setMonth(monthInt)       設置月份(0-11)


setDate(dateInt)       設置日(1-31)


setHours(hourInt)       設置小時數(0-23)


setMinutes(minInt)       設置分鍾數(0-59)


setSeconds(secInt)       設置秒數(0-59)


setMilliseconds(milliInt)       設置毫秒(0-999)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