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爬蟲的谷歌Chrome F12如何抓包分析?案例詳解


大家禁不住要問:那么該如何看到瀏覽器偷偷下載的那些數據呢?

答案就是谷歌Chrome瀏覽器的F12快捷鍵,也可以通過鼠標右鍵菜單“檢查”(Inspect)打開Chrome自帶的開發者工具,開發者工具會出現在瀏覽器網頁的左側或者是下面(可調整),它的樣子就是這樣的:

chrome-f12.png

讓我們簡單了解一下它如何使用:

谷歌Chrome抓包:1. 最上面一行菜單

左上角箭頭 用來點擊查看網頁的元素

第二個手機、平板圖標是用來模擬移動端顯示網頁

Elements 查看渲染后的網頁標簽元素

提醒 是渲染后(包括異步加載的圖片、數據等)的完整網頁的html,不是最初下載的那個html。

Console 查看JavaScript的console log信息,寫網頁時比較有用

Sources 顯示網頁源碼、CSS、JavaScript代碼

Network 查看所有加載的請求,對爬蟲很有幫助

后面的暫且不管。

谷歌Chrome抓包:2. 重要區域

圖中紅框的兩個按鈕比較有用,編號為2的是清空請求記錄;編號3的是保持記錄,這在網頁有重定向的時候很有用

圖中綠色區域就是加載完整個網頁,瀏覽器的全部請求記錄,包括網址、狀態、類型等。寫爬蟲時,我們就要在這里尋找線索,提煉金礦。

最下面編號為4的紅框顯示了加載這個網頁,一共請求了181次,數量是多么地驚人,讓人不禁心疼七瀏覽器來。

點擊一條請求的網址,右側就會出現新的窗口顯示該條請求的相信信息:

chrome-f12-2.png

圖中左邊紅框就是點擊的請求網址;綠框就是詳情窗口。

詳情窗口包括,Headers(請求頭)、Preview(預覽響應)、Response(服務器響應內容)和Timing(耗時)。

Preview、Response 幫助我們查看該條請求是不是有爬蟲想要的數據;

Headers幫助我們在爬蟲中重建http請求,以便爬蟲得到和瀏覽器一樣的數據。

了解和熟練使用Chrome的開發者工具,大家就如虎添翼可以順利寫出自己的爬蟲啦。


免責聲明!

本站轉載的文章為個人學習借鑒使用,本站對版權不負任何法律責任。如果侵犯了您的隱私權益,請聯系本站郵箱yoyou2525@163.com刪除。



 
粵ICP備18138465號   © 2018-2025 CODEPRJ.COM